室內p5高亮公交車載廣告顯示屏價格;
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
LED大屏幕節能省電設計,就是為客戶提*——降低成本
----------------------------------------------------------------------------------
拓升光電全國: 任
買好屏------拓升造,精選原材,細心生產,72小時老化檢驗
只為您打造高質量,高刷新頻率,安全可靠的全彩LED高清顯示屏
制作一塊LED顯示屏,要根據實際安裝位置、觀看距離、屏體面積、安裝高度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LED全彩屏型號。希望能夠提供一些安裝現場的照片,以便我們為您*的安裝方案!
拓升光電LED全彩顯示屏系列主要產品:
①戶外全彩LED顯示屏規格有:P4、P5、P6、P8、P10、P16、P20
②室內全彩LED顯示屏規格有:P1.25、P1.567、P1.667、P1.875、P1.923、P2、P2.5、P3、P4、P5、P6、P7.62、P10
③的舞臺慶典婚禮背景租賃LED顯示屏規格有:P2.5、P3、P4、P5、P6、P7.62、P3.91、P4.81
④另有LED球型顯示屏、LED全彩DJ臺、LED創意裝飾屏等重磅推出p10戶外直插節能屏。
如需幫助,請咨詢我們專業銷售人員確定!任:,:。
提高工作的穩定性主要還是在保養上面下功夫。要求供電電源穩定,并接地保護良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特別是強雷電天氣下不要使用。要避免可能碰到的問題,我們可以選擇被動防護與主動防護,盡量把可能對全彩顯示屏幕造成傷害的物品遠離屏幕,而清潔屏幕的時候也盡可能輕輕地擦拭,把傷害的可能性降到zui小。先關閉LED顯示屏,再關閉計算機。
保持全彩LED顯示屏大屏幕使用環境的濕度,不要讓任何具有濕氣性質的東西進入你的全彩LED顯示屏大屏幕。對含有濕度的全彩顯示屏大屏幕加電,會導致全彩顯示屏零部件腐蝕,進而造成*性損壞。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進水,請立即斷電并維修人員,直至屏體內顯示板干燥后方可使用。
LED顯示屏的開關順序:
A:先開啟控制計算機使其能正常運行后再開啟LED顯示屏大屏幕。
B:建議LED顯示屏大屏幕每天休息時間大于2小時,在梅雨季節LED屏大屏幕一個星期至少使用一次以上。一般每月至少開啟屏幕一次,點亮2小時以上。
播放時不要長時間處于全白色、全紅色、全綠色、全藍色等全亮畫面,以免造成電流過大,電源線發熱過大,LED燈損壞,影響顯示屏使用壽命。
切勿隨意拆卸、拼接屏體!LED全彩顯示屏大屏幕與我們用戶的關系zui為密切,做好清潔維護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長時間暴露在戶外環境風吹、日曬、灰塵等易顯臟,一段時間下來,屏幕上肯定是灰塵一片,這需要及時清洗以防塵土長時間包裹表面影響觀看效果。
LED顯示屏大屏幕表面可以采用酒精進行擦拭,或者使用毛刷、吸塵器進行除塵,不能直接用濕布擦拭。
室內p5高亮公交車載廣告顯示屏價格說起LED封裝,這是我國LED產業興起之初,中國企業切入LED產業的主要突破口。我國LED產業起步較晚,在LED核心技術被大廠牢牢掌控的情況下,上游芯片端難以介入,中國企業只好選擇技術難度不是非常高,入門門檻相對較低的封裝,再以此向上下游延伸拓展。發展到今天,我國LED封裝已達到*水平。LED封裝環節也不再是簡單的組裝環節,而是一個考驗生產工藝及技術水平的環節。
對LED顯示屏來說,LED器件封裝占據了整個成本的30%—70%,且封裝的質量直接關著LED顯示屏的質量。*以來,LED顯示屏器件封裝技術的進步促進了LED顯示屏的發展;而隨著LED顯示屏向著高清顯示發展,其對LED顯示屏器件封裝的技術工藝等要求也越來越高。當前LED顯示行業,以表貼封裝為主,同時直插式封裝與COB封裝并存,但從去年開始,COB技術開始逐漸受到了顯示屏廠商的重視,同時Mini LED、Micro LED技術也被廣泛提及。面對這種新趨勢,我們LED封裝企業又會如何應對?LED顯示器件封裝的明天zui終又會走向何方,這些都成了當前企業關心的問題。
LED顯示屏器件封裝的技術發展過程
要弄明白當前LED封裝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我們首先還得回顧一下我國封裝產業發展的歷程。我國LED產業大概興起于上世紀八十年代,LED顯示封裝器件的發展主要經歷了點陣模塊、直插式(lamp)、亞表貼、表貼(SMD)幾個階段。如今,點陣模塊和亞表貼封裝已經被市場淘汰,直插封裝主要在P10以上大間距戶外市場仍有應用,其他則被表貼所取代。而隨著LED顯示屏小間距市場的不斷發展,如今更多的顯示屏企業又將目光轉向了COB封裝。同時,隨著被視為可能產業的新一代顯示技術Micro LED的出現,Micro LED封裝技術也在行業內展開了廣泛的討論。下面讓我們分別看看,這幾種封裝形式各自的技術特點。
1、直插式(lamp)封裝
作為繼點陣模塊之后出現的直插式封裝,其技術原理是采用引線架作各種封裝外型的引腳,通常支架的一端有“碗杯形”結構”將LED芯片粘焊固定在“碗杯形”結構內,再采用灌裝的形式,往LED成型模腔內注入液態環氧樹脂,然后插入壓焊好的引腳式LED支架,經高溫燒烤使得環氧樹脂固化,zui后離模成型。
直插式可以說是zui先研發成功并大量投放市場的LED產品,品種繁多,技術成熟,其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因此直插式封裝在SMD出現以前,有著非常高的*。直插式LED封裝產品,主要用于戶外大屏,具有高亮度、高可靠性、環境適應性強等優點。
當前,由于戶外點間距也朝著高密方向發展,直插受限于紅綠藍3顆器件單獨插裝,無法實現高密度化,所以戶外點間距P10以下逐漸被表貼LED器件所替代。一般認為,戶外直插式LED顯示屏以P10為分界線,但行業內也有將直插式LED封裝產品應用于P9的顯示屏。
2、表貼(SMD)封裝
表貼(SMD)封裝是將單個或多個LED芯片焊在帶有塑膠“杯形”外框的金屬支架上(支架外引腳分別連接LED芯片的P、N極),再往塑膠外框內灌封液態環氧樹脂或有機硅膠,然后高溫烘烤成型,zui后切割分離成單個表貼封裝器件。由于可以采用表面貼裝技術(SMT),所以自動化程度較高。采用表貼封裝器件的顯示屏,在色彩還原、顏色*性、勻度、視角、畫面整體效果、尤其在體積方面,都有著直插顯示屏*的優勢。但SMDLED也有先天不足的地方,其失效率和衰減速度較高,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差。
目前,SMD LED主要分為支架式(TOP)LED和片式(Chip)LED。前者常采用PLCC(Plastic LeadedChip Carrier)支架,后者采用PCB線路板作為LED芯片的載體。PLCC支架成本低,但是在應用中存在氣密性差、散熱不良、發光不均勻和發光效率下降等問題。雖然也有性能和光效更好的PCT及EMC材質的支架,但因價格昂貴,成本太高,現在行業內并未廣泛應用。
3、COB封裝
COB(chip On board)封裝,是一種將裸芯片用導電或非導電膠粘附在互連基本上,然后進行引線鍵合實現其電氣連接。COB封裝是無支架技術,沒有了支架的焊接PIN腳,每一個燈珠和焊接導線都被環氧樹脂膠體緊密地包封在膠體內,沒有任何裸露在外的元素。
相較于SMD封裝的顯示屏,COB顯示屏采用的是集成封裝技術,由于省去了單顆LED器件封裝后再貼片的工藝,能夠有效解決SMD封裝顯示屏,因點間距不斷縮小面臨的工藝難度增大、良率低以及成本增高等問題。但是,由于COB封裝集合了上游芯片技術,中游封裝技術及下游顯示技術,因此COB封裝近年來在顯示行業的應用一直沒有得到廣泛推廣。要想將COB封裝實現大規模應用,需要上、中、下游企業的緊密配合來完成。
4、Micro LED封裝
Micro LED的英文全名是“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也就稱作是微發光二極管,也可以寫作“μLED”。
Micro LED其LED結構的薄膜化、微小化與陣列化,使其體積約為主流LED大小的1%,每1個畫素都能定址、單獨驅動發光,將像素點間距由毫米級降到微米級,從而理論達1500 ppi以上甚至2000 ppi超高分辨率。
Micro LED繼承了LED低功耗、高亮度、超高解析度、色彩飽和度、反應速度快、超省電、壽命較長、效率較高等優點,其功率消耗量約為LCD的10%、OLED的50%。因此,MicroLED被視為可能產業的新一代顯示技術。
當前我國LED顯示屏器件封裝技術面臨的問題
LED顯示屏的發展,經歷了早期的單雙色,到全彩顯示屏,再到小間距高清顯示屏的迅猛發展。如今2K已經普及,4K&HDR技術興起,超高清的8K也被提出,隨著人們對顯示效果的不斷追求,LED顯示屏企業也在不斷地進行著技術的改進。但是,人們對高清畫質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一項技術的發展卻有可能面臨天花板,面臨新舊技術更替的問題。LED顯示屏作為新興產業,技術當然不可能這么快就遭到淘汰,可如今LED顯示屏行業也宛若走到了十字路口,面臨著“向左”,還是“向右”的問題。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要達到目的地的路要多少有多少,但不同的地方在于,這里面既有彎路也有捷徑。當前行業,LED顯示屏向往高清化發展的道路上,有的選擇了對SMD小間距的持續改良,有的則選擇了COB小間距顯示屏這條路線。
對于SMD小間距LED顯示屏,我們還不得不提到一點,正是SMD小間距的出現讓LED顯示屏得以從戶大屏領域進入室內,從而打開了廣闊的商顯市場。在專業的室內大屏幕顯示領域,主要有DLP背投拼接、LCD拼接等技術,每一種技術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陷。小間距LED顯示屏憑借無縫拼接、低亮高灰等優點,迅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且一路高歌猛進,逐漸替代了原本屬DLP、LCD的一部分市場。SMD小間距如今在應用領域如指揮室、控制室、會議室獲得廣泛應用。
SMD小間距LED顯示屏*地拓展了LED顯示屏的應用空間,為適應高清顯示的發展趨勢,如今很多企業將精力放在了對小間距的不斷改良上,有的商已經推出了0.7毫米間距的顯示產品,但受限于工藝和成本方面,這種極小間距的顯示屏產品并沒有在市場上推廣應用。
也正由于SMD小間距在技術工藝和制造成本上即將走到極限,所以行業內的一些顯示屏企業紛紛將目光轉向了COB顯示屏。
上文我們已經提到過一些關于COB封裝的技術原理,相比SMD封裝,COB更易于實現小間距,但COB因其還存在墨色不均、*性差、一次通過良率低等問題,導致無法大規模量產,近年來一直占據著較小的*。但是,2017年,COB小間距顯示屏銷量的增幅超過200%,是整個小間距LED市場增幅的近4倍,因此,業界有人認為COB小間距顯示屏即將迎來高速發展時期,預計2018年COB小間距顯示產品將會以超過15%的占比成長。
過去業內從事COB顯示屏的企業,只有長春希達、韋僑順光電、奧蕾達等少數玩家,而今,隨著參與的企業越來越多,特別是上市企業雷曼的加入,更凸顯行內不少企業對COB小間距顯示屏的注重。
新技術興起,
LED傳統顯示器件封裝企業態度不一
在行業對SMD和COB技術不斷進行著技術的改良之際,新興的Micro LED技術在行業內也日漸受到各大企業的關注。甚至,zui近Mini LED的概念也被提了出來,關于二者的談論與解讀可謂是鋪天蓋地。
如果說幾年前大家對于Micro LED還比較陌生,如今則不管是LED顯示屏企業,還是封裝企業,或者第三方配套企業,都無法對它視而不見。Micro LED儼然是行業中潛伏多年,但即將走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幽靈”般的存在。
我們追本溯源,將會發現,LED顯示屏發展了近三十年,而關于Micro LED的出現,至少可以追溯到十七、八年前。例如,早在2001年,日本Satoshi Takano團隊公布了他們研究的一組Micro LED陣列。該陣列采用無源驅動方式,且使用打線連接像素與驅動電路,并將紅綠藍三個LED芯片放置在同一個硅反射器上,通過RGB的方式實現彩色化。該陣列雖初見成效,但也有著不容忽視的缺點,其分辨率與可靠性都還很低,不同LED的正向導通電壓差別比較大。
隨后,在世界上多個項目組發布的成果不斷促進著Micro LED相關技術的發展。但是,Micro-LED在LED顯示屏行業*次引發大量人士關注,一切都緣于蘋果的影響。
2014年,蘋果收購Micro LED顯示技術公司LuxVue Technology,取得多項Micro LED技術。當時人們普遍認為蘋果欲在Apple Watch與iPhone上采用新一代的Micro LED技術,但因不愿過于依賴面板廠,于是收購LuxVue以便取得Micro LED領域的技術主導權。蘋果的這項收購引發了市場關注,在LED顯示屏行業也引發了一些探討。但是,此時小間距LED顯示屏剛剛興起不久,LED顯示屏企業對于Micro LED這種次世代的顯示技術,大都采取了觀望的態度。很多人甚至認為,這與LED顯示屏行業關系不大,至少還很遙遠。
直至今年,三星推出的“The Wal l”電視,再次引發了行業對于Micro LED的關注。據了解,三星在1月的CES 2018展會上,推出了全新的“The Wall”電視,以其出眾的畫質驚艷了整個行業,該產品搭載了Micro LED技術,這也是146英寸的Micro LED模塊化電視。不過,對此業內也有人認為三星的“The Wall”電視并非真正的Micro LED技術,而是界于傳統SMD與COB之間的技術。
不管三星的技術是否屬于Micro LED,至少三星推出的“The Wall”電視都將引發人們對于Micro LED技術的重視與探討。
一般認為,Micro LED在技術理論上是可行的,它的優點也是可見的。但Micro LED在“巨量轉移”方面的難題,卻成了它目前推向市場的zui大“攔路虎”。
巨量轉移是一個學術名詞,經常用于物質處理流程的工程設計上,它涉及物理系統內的物質或粒子的擴散和對流。更具體的說,巨量轉移是在描述一個化學或物理的機制,它是一種運輸的現象,它意指大數量的點(分子或粒子)從某一端移動到另一端。它可以是單一階段,或者多重階段,且涉及一個液體或者氣體的階段,有時候也可能在固體物質中發生。在Micro LED的生產上,就是要把數百萬甚至數千萬顆微米級的LED晶粒正確且有效率的移動到電路基板上。而要把巨量的微米等級的LED晶粒,透過高準度的設備,將之布置在目標基板或者電路上,這絕非一件輕易可以做到的事情。以一個4K電視為例,需要轉移的晶粒就高達2400萬顆(以4000 x 2000 x RGB三色計算),即使一次轉移1萬顆,也需要重復2400次。
雖然一項技術難題的攻關,遲早會被克服。但業內人士保守估計,Micro LED真正走向市場應用至少也還需要2~3年的時間。也許正是Micro LED應用于市場的這段時間,讓一些企業看到了機會,所以作為“過渡技術”的Mini LED應運而生。
Mini LED這個概念zui早是由晶電所提出,大意是指晶粒尺寸在100微米左右的LED,可以說是介于傳統LED與Micro LED之間。說白了就是傳統LED背光基礎上的改良版。
當前,相較于Micro LED,Mini LED在制程上更具有可行性,技術難度要低很多,容易實現量產,能夠更快地投入到市場應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大量開發液晶顯示背光源市場,產品經濟性更佳。而這要歸功于MiniLED良率高,具有異型切割特性,搭配軟性基板亦可達成高曲面背光的形式,采用局部調光設計,擁有更好的演色性,能帶給液晶面板更為精細的HDR分區,且厚度也趨近OLED,可省電達80%,故以省電、薄型化、HDR、異型顯示器等背光源應用為訴求,適合應用于手機、電視、車用面板及電競筆記本電腦等產品上。
盡管Mini LED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但其發展勢頭卻十分迅猛。據了解,目前很多廠商都投入到Mini LED的發展行列中,其中芯片廠有晶電、隆達、三安、華燦等;封裝廠有億光、榮創、宏齊、首爾半導體等;IC設計廠有聚積、瑞鼎等;面板廠有友達、群創;LED顯示屏廠商利亞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