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智能語音廣播系統概述
我國內地有許多地勢起伏、疊巒縱橫的山區。公路穿越這些地區時,往往會遇到高程障礙。而公路限坡平緩,無法拔起需要的高度,同時,限于地形又無法繞避,這時開挖隧道直接穿山而過為合理。它既可使線路順直,避免許多無謂的展線,使線路縮短;又可以減小坡度,使營運條件得以改善,從而提高牽引定數,提高行車速度。公路隧道按其長度一般分為特長隧道、長隧道、中隧道和短隧道。在我國,各隧道在設計、外觀、材料使用上都很*,隧道內信號能夠全部覆蓋,但卻在廣播信號的接收上存在設計缺陷,車內的廣播信號在隧道內被屏蔽,形成盲點。收聽廣播是的司機、小車車主們在開車時普遍的愛好,許多司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了解路況信息或者緩解駕駛的疲勞。車輛駛入較長的隧道時,存在廣播信號盲點,既讓很多司機感到不方便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同時,廣播信號沒有覆蓋公路隧道,當車輛駛入隧道而廣播信號出現干擾甚至中斷時,隧道管理人員不能通過車上的調頻收音機向駕乘人員播放隧道內行車的各項規定及交通安全信息,當隧道內出現堵塞、交通事故、發生火災等情況時,組織疏導車輛及人員的緊急調度就成了問題。山東德斯賽克智能電氣有限公司根據多年研究、考察,成立專家課題科研小組,專門針對隧道特殊環境,設計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隧道廣播方案,該方案充分利用了當前*的調頻調制解調技術、蜂窩寬頻放大技術、泄露電纜低損耗無線輻射技術等,*了國內隧道調頻廣播無法覆蓋的空白。
二、隧道廣播設計依據 隧道廣播設計,嚴格遵循國家相關行業標準和規范,具體如下: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 50314—2000) 《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標準》 (DB32/191-1998) 《城市住宅建筑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CECS/119-200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面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50311-2000)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T16-92) 《系統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術要求 》(GB14050-93) 《安全檢查防范系統通作圖形符號 》(GA/74-94) 《消防聯動控制設備通用技術條件》 (GB 16806—1997) 《火災自動報警設計規范》 (GB50116-98)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J16-37)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50166-92) 《有線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范》 國標GB50200-94 《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30MHz-1GHz聲音和電視信號電纜分配系統》 GB6510-86 《工業企業通信設計規范 G》BJ42-1981 國標《GB-4311 1-84調頻廣播發射機校準 》 廣電部標《GY15-84調頻接收機標準 》 《大樓通訊綜合布線標準》 (YD/T926-1997) 電聯 ITU - T有關標準 《專業錄播結構標準 》
隧道智能語音廣播系統概述 設計方案
1隧道廣播轉播站設計 由調頻接收天線將空中FM調頻廣播信號接收,經過放大器將信號增益提高分配器信號分配后,送入數字調諧器把FM調頻廣播解調成標準音頻信號。與調音臺輸出的話筒/DVD音頻信號,送至音頻矩陣切換器進行音頻輸出切換,被切換的音頻經相對應的調頻調制器調制到原FM調頻頻率上。再送入混合器頻分復用到一根同軸電纜上,由光發射機轉換為射頻光信號輸出到通往隧道的光纜上。
2隧道廣播傳輸設計 由轉播站到光接收機的傳輸介質為單模光纜,由寬頻基站到汽車的傳輸介質為泄漏電纜。
4.3隧道廣播終端設計 轉播站射頻光信號經由光纜傳輸到光接收機,轉換成電信號輸入寬頻基站,對88MHz~108MHz調頻頻段信號進行激勵寬頻放大,輸出到泄漏電纜/定向調頻發射天線,將FM調頻廣播信號無線轉發,實現隧道廣播。
五、隧道廣播功能特點
自動轉播:可以自動轉播隧道外FM調頻廣播信號。
無線轉發:通過設置在隧道內的寬頻基站和泄漏電纜實現隧道FM調頻廣播覆蓋。
穩定可靠:系統采用成熟穩定的調頻調制解調技術、蜂窩寬頻放大技術,穩定可靠。
音質優美:調頻廣播具有音質好、抗*力強的優點。 緊急切換:隧道遇有緊急情況,可立即切斷調頻廣播信號,進行緊急插播。
六、 隧道廣播建設必要性 當汽車在隧道中行駛時,司機和乘客可通過收音機不間斷收聽到被轉播的調頻廣播節目,不僅可以了解路況信息還可以緩解司機疲勞。當隧道有不安全情況時,隧道安全管理員可將所有轉播FM調頻廣播信號立即切斷,并向隧道轉播的各FM調頻廣播頻點進行應急插播,以大限度確保隧道汽車及乘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