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RFID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縮寫RFID),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射頻識別技術是一項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交變磁場或電磁場)實現(xiàn)無接觸信息傳遞并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目的的技術。
早期RFID的應用要回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其功用主要是用來辨識友方的飛機。
RFID系統(tǒng)通常由標簽(TAG)、讀寫器(Reader)、天線、中間件等幾部分組成。由于其利用無線電波來傳送識別信息,不受空間限制,其大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對高速移動的遠距離目標進行非接觸式識別,這點是條碼等任何其他自動識別技術所不具備的。
RFID分類
低頻RFID:
工作頻率從120KHz--134KHz,感應范圍在0.1米左右。
高頻RFID:
工作頻率為13.56MHz.感應范圍達到1.5米左右,
超高頻RFID:
工作頻率860MHz--960MHz之間,感應距離達到3到10米。
微波:
工作頻率為3G~3000G的電磁波,感應距離達到10—100米。
RFID基本組成
基本的RFID系統(tǒng)由三部分組成:
標簽(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標簽具有獨立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閱讀器(Reader):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線(Antenna):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
RFID特性
無方向性限制讀取資料
識別距離長
識別速度快
識別準確性高
讀/寫能力,記憶量大
安全性高
長壽命
標簽穿透力好
可在惡劣環(huán)境下工作
RFID應用領域
零售: 商品的銷售數(shù)據(jù)實時統(tǒng)計,補貨,防盜
制造業(yè): 生產(chǎn)數(shù)據(jù)的實時監(jiān)控,質(zhì)量追蹤,自動化生產(chǎn)
服裝業(yè): 自動化生產(chǎn),倉儲管理,品牌管理,單品管理,渠道管理
醫(yī)療: 科研管理,病人身份識別,嬰兒防盜
身份識別: 電子護照,*,學生證等各種電子證件。
防偽: 貴重物品(煙,酒,藥品)的防偽,票證的防偽等
資產(chǎn)管理: 各類資產(chǎn)(貴重的或數(shù)量大相似性高的或危險品等)
交通: 高速不停車,出租車管理,公交車樞紐管理,鐵路機車識
別等
食品: 水果,蔬菜,生鮮,食品等保鮮度管理
動物識別: 訓養(yǎng)動物,畜牧牲口,寵物等識別管理
圖書館: 書店,圖書館,出版社等應用
汽車: 制造,防盜,定位,車鑰匙
航空: 制造,旅客,行李包裹追蹤
軍事: 物資,人員,卡車等識別與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