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清洗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一、餐具清洗污水處理工藝選擇
1)0.05微米膜過濾產水,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
2)與傳統處理系統相比,可節省50%的土地使用面積;
3)由于膜的截流作用,微生物截流在反應器內,實現了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齡(SRT)的分離,使運行控制*加靈活穩定;
4)反應器內的微生物濃度高達5000-8000毫克/升,生化**,耐沖擊負荷強;
5)泥齡(SRT)長,有利于增值緩慢的硝化細菌的截流、生長和繁殖,系統硝化效率得以提高;
6)反應器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長泥齡條件下運行,剩余污泥排放量少;
7)膜分離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難降解成分在生物反應器內有足夠的停留時間,大大提高了難降解有機物的降解效率;
8)系統自動化程度高,可實現全程自動化控制;
9)模塊化設計,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廉。
二、餐具清洗污水深度處理設計要點
本工程深度處理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反硝化濾池組合工藝。沉淀池實際上把混合/絮凝/沉淀進行重新組合,混合、絮凝采用機械攪拌方式,沉淀采用斜管裝置,與普通平流式沉淀池相比,可大幅度提高水力負荷。由于混合、絮凝和斜管沉淀組合合理,使高密度沉淀池具有如下優點:①水力負荷高,沉淀區表面負荷約為10~25 m3/(m2?h),大大*過常規沉淀池的表面負荷,且占地緊湊,排泥濃度高;②污染物去除**,CODCr、BOD5和SS的去除率分別可達到40%、40%和70%,磷的去除率可高至80%;③由于加強了反應池內部循環并增加了外部污泥循環,提高分子間相互接觸的機率,使絮凝劑在循環中得到充分利用,減少了劑投加量,降低了運行成本;④從沉淀區分離出的污泥在濃縮區進行濃縮,提高了污泥的含水率,使污泥含水率達到98%。
沉淀池設計1座2組,并聯運行。主要設計參數如下。
混凝區設計參數:尺寸:3.2 m×3.2 m×5.0 m;混凝時間120 s。
絮凝區設計參數:尺寸:4.5 m×4.5 m×5.9 m;絮凝時間13.8 min。
1、源端嚴控節約減排防污,提高COD減排效果明顯,采用無動力分散就地厭氧、滅菌、生物降解,預處理作為環境保護的基礎。
2、終端減少污染,防止病源菌傳播。防止飲用水大腸桿菌*標,防止管網堵塞、滿溢。
3、末端起到了減負荷,減麻煩,肥用,減*標,減少河流富營養化。
三、工藝優點
1)膜材質為聚偏氟乙烯,抗污染性強.易清洗,適于污水處理;化學性能穩定,抗氧化性強,可采用常用氧化性劑清洗。
2)膜通量遠**其它材質(比如PP或PE)的同類產品。采用*有的定期水反洗、化學反洗及化學清洗工藝保證了膜組件的產水能力和膜通量。
3)跨膜壓力(TMP)低,通常為0.01~0.06 MPa,可利用虹吸原理而無需外加抽吸動力即可產水,系統運行費用低。
4)MBR工藝采用缺氧和好氧組合形式。污水**入缺氧區,在此將大分子量長鏈有機物分解為易生化的小分子有機物,然后污水進入好氧區進行有機物生物降解,同時進行生物硝化反應,并通過回流到缺氧區進行反硝化,完成脫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