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機由輸送帶、托輥、滾筒及驅動、制動等裝置組成。輸送機采用標準化和系列化設計,能適用于各個行業的物料開放式的輸送。具有輕便耐用、結構合理、外形美觀、使用方便的特點。
①輸送帶常用的有橡膠帶和塑料帶兩種。 橡膠帶適用于工作環境溫度-15~40°C之間。物料溫度不超過50°C。向上輸送散粒料的傾角12°~24°。對于大傾角輸送可用花紋橡膠帶。塑料帶具有耐油、酸、堿等優點,但對于氣候的適應性差,易打滑和老化。帶寬是帶式輸送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②托輥分單滾筒(膠帶對滾筒的包角為210°~230°)、雙滾筒(包角達350°)和多滾筒(用于大功率)等。有槽形托輥、平形托輥、調心托輥、緩沖托輥。槽形托輥(由2~5個輥子組成)支承承載分支,用以輸送散粒物料;調心托輥用以調整帶的橫向位置,避免跑偏;緩沖托輥裝在受料處,以減小物料對帶的沖擊。
③滾筒分驅動滾筒和改向滾筒。驅動滾筒是傳遞動力的主要部件。
帶式輸送機運行時輸送帶跑偏是見的故障之一。跑偏的原因有多種,其主要原因是安裝精度低和日常的維護保養差。安裝過程中,頭尾滾筒、中間托輥之間盡量在同一中心線上,并且相互平行,以確保輸送帶不偏或少偏。 另外,帶子接頭要正確,兩側周長應相同。
(1)檢查托輥橫向中心線與帶式輸送機縱向中心線的不重合度。如果不重合度值超過3mm,則應利用托輥組兩側的長形安裝孔對其進行調整。具體方法是輸送帶偏向哪一側,托輥組的哪一側向輸送帶前進的方向前移,或另外一側后移。
(2)檢查頭、尾機架安裝軸承座的兩個平面的偏差值。若兩平面的偏差大于1mm,則應對兩平面調整在同一平面內。頭部滾筒的調整方法是:若輸送帶向滾筒的右側跑偏,則滾筒右側的軸承座應當向前移動或左側軸承座后移;若輸送帶向滾筒的左側跑偏,則滾筒左側的軸承座應當向前移動或右側軸承座后移。尾部滾筒的調整方法與頭部滾筒剛好相反。
(3)檢查物料在輸送帶上的位置。物料在輸送帶橫斷面上不居中,將導致輸送帶跑偏。
如果物料偏到右側,則皮帶向左側跑偏,反之亦然。在使用時應盡可能的讓物料居中。為減少或避免此類輸送帶跑偏可增加擋料板,改變物料的方向和位置。
該機的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如下:
1、常見故障:電動機不能起動或起動后就立即慢下來。
故障原因分析:a線路故障;b電壓下降;C接觸器故障;d在1.5秒內連續操作。
處理方法:檢查線路;檢查電壓;檢查過負荷電器;減少操作次數。
2、常見故障:電動機發熱;
故障原因分析:由于超載、超長度或輸送帶受卡阻,使運行阻力增大,電動機超負荷運行;由于傳動系統潤滑條件不良,致使電動機功率增加;電動機風扇進風口或徑向散熱片中堆積粉塵,使散熱條件惡化。
處理方法:測電動機功率,找出超負荷運行原因,對癥處理;各傳動部位及時補充潤滑;清除粉塵。
3、常見故障:滿負荷時,液力偶合器不能傳遞額定力矩
故障原因分析:液力偶合器油量不足。
處理方法:加油(當雙電機驅動時,必須用電流表測量兩電動機。通過調查充油量使功率趨向一致。)
5、常見故障:減速器過熱
故障原因分析:減速器中油量過多或太少;油使用時間過長;潤滑條件惡化,使軸承損壞。
處理方法:按規定量注油;清洗內部,及時換油修理或更換軸承、改善潤滑條件。
6、常見故障:輸送帶跑偏
故障原因分析:機架、滾筒沒有調整平直;托輥軸線與輸送帶中心線不垂直;輸送帶接頭與中心線不垂直,輸送帶邊呈S型;裝載點不在輸送帶(偏載)。
處理方法:調整在機架或滾筒,使之保持平直;利用托輥調位,糾正輸送帶跑偏;重新做接頭,保證接頭與輸送帶中心垂直;調整落煤點位置。
7、常見故障:輸送帶老化、撕裂
故障原因分析:輸送帶與機架摩擦,產生帶邊拉毛,開裂;輸送帶與固定硬物干涉產生撕裂;保管不善,張緊力過大;鋪設過短產生撓曲次數超過限值,產生提前老化。
處理方法:及時調整,避免輸送帶長期跑偏;防止輸送帶掛到固定構件上或輸送帶中掉進金屬結構件;按輸送帶保管要求貯存;盡量避免短距離鋪設使用。
8、常見故障:斷帶
故障原因分析:帶體材質不適應,遇水、遇冷變硬脆;輸送帶長期使用,強度變差;輸送帶接頭質量不佳,局部開裂未及時修復或重打。
處理方法:選用機械物理性能穩定的材質制做帶芯;及時更換破損或老化的輸送帶;對接頭經常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常見故障:打滑
故障原因分析:輸送帶漲緊力不足,負載過大;由于淋水使傳動滾筒與輸送帶之間摩擦系數降低;超出使用范圍,傾斜向下運輸
處理方法:重新調整張緊力或者減少運輸量;消除淋水,增大漲緊力;對接頭經常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是我們常見的一種生產設備,應用范圍也比較廣泛,在食品、電子、包裝、化工、汽車制造、電視機生產等,在包裝行業應用廣泛,同時也會在一些其他生產設備中用于輔助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