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介紹:
七氟丙烷自動滅火系統是集氣體滅火、自動控制及火災探測等于一體的現代化智能型自動滅火裝置,本系統裝置設計、性能可靠、操作簡單、環保性良好。
電磁懸掛式七氟丙烷滅火裝置:電磁瓶內充裝七氟丙烷滅火劑和氮氣,容器閥由電磁啟動裝置啟動,電磁啟動裝置接受火災自動報警器信號,啟動容器閥后,滅火劑經連接彎頭,從噴嘴噴出,實施滅火。若電控失敗,易熔合金熔化,容器閥仍能啟動。
使用場所:
應用于電力、水利、冶金、石油化工、電信、工礦企業、銀行、系統等各種重要場所的防護,如計算機房、通訊機房、精密儀器室、實驗室、發電機房、變電器、圖書庫、資料庫、檔案庫、金庫、采油平臺、液壓油庫等可燃易燃液體房和易產生電器火災危險的場所。
3.6.1 建筑物供暖節能改造應收集、查閱下列資料:
1 竣工圖紙、設計圖紙及相關設備技術資料、產品樣本;
2 維修改造記錄;
3 溫度、壓力、供熱量等運行記錄;
4 供暖建筑面積、層數、建筑類型、建筑物設計年限、投入運行的時間、負荷特性、供暖時間、供暖期供熱天數;
5 設計供熱負荷、循環水量、阻力、供回水設計溫度、室內設計溫度等。
3.6.2 建筑物供暖節能改造現場查勘應包括下列內容:
1 建筑物圍護結構保溫狀況、門窗類型;
2 熱力入口位置、環境、保溫狀況;
3 熱力入口與供熱管網的連接方式;
4 熱力入口閥門、儀表、計量設施;
5 供暖系統形式;
6 室內供暖設備類型;
7 用戶熱分攤方式、室內溫控裝置;
8 已采取的節能措施等。
3.6.3 建筑物供暖節能改造檢測應包括下列內容:
1 典型房間室內溫度;
2 供暖系統水力失調情況;
3 用戶熱分攤儀表計量數據;
4 熱力人口供、回水溫度、循環水量,供水、回水壓力;
5 熱力人口熱計量數據;
6 必要時對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進行檢測等。
條文說明
3.6.2 建筑物供暖節能改造現場查勘內容。
1 建筑物圍護結構保溫狀況、門窗類型:是影響建筑能耗的主要因素;
2 熱力入口位置、環境、保溫狀況:安裝在地下室、首層樓梯間或管溝內,有無積水、保溫層是否完好,直接影響計量器具的正常工作;
3 熱力入口與供熱管網的連接方式包括:直接連接、間接連接、混水連接;
5 供暖系統形式包括:共用立管一戶一環、傳統單管串聯、上行下給雙管;
6 室內供暖設備類型包括:散熱器的材質、地面輻射采暖管道的材質及熱風采暖、大空間輻射采暖設備的類型;
7 用戶熱分攤方式包括:熱量表法、通斷時間面積法、散熱器分配計法、流溫法、溫度面積法等;室內溫控包括:分戶控溫、分室控溫。
3.6.3 建筑物供暖節能改造檢測內容。
1 檢測室內溫度是為了判斷熱用戶是屬于多供還是欠供、判斷末端水力平衡情況、室內采暖系統是否需要改造的主要依據。
4.1.1 供熱系統節能評估工作應包括現有供熱系統主要運行指標的合格判定和總體評價、不合格指標的原因分析和節能改造建議,并應編寫供熱系統節能評估報告。
4.1.2 供熱系統主要運行指標應包括主要能耗、主要設備能效、主要參數控制水平。
條文說明
4.1.1 明確“供熱系統節能評估”工作的內容。供熱系統節能評估工作不僅要對現有運行指標進行合格判定和評價,更重要的是要對不合格指標進行原因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改造建議,做到對癥下藥。
4.1.2 供熱系統的主要能耗,主要設備能效和主要參數控制水平三個方面的指標基本涵蓋了供熱系統節能挖潛的各個方面,其指標的大小也基本反映了供熱系統的能耗水平和節能潛力。如單位供熱面積的燃料消耗(熱,煤、氣、油)、水耗和電耗是評估供熱系統能耗水平的關鍵指標。鍋爐運行熱效率、循環水泵實際運行效率、換熱設備換熱性能是評估供熱系統關鍵設備的運行能效的關鍵指標。
4.5.1 供熱系統節能評估報告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1 現有供熱系統概述;
2 現有供熱系統主要能耗、主要設備能效、主要參數控制水平指標的評估及結論;
3 不合格指標的原因分析;
4 現有供熱系統總體評價;
5 節能改造可行性分析及建議;
6 預期節能改造效果。
4.5.2 現有供熱系統概述應根據收集、查閱的有關技術資料及到現場查勘的情況編寫。
4.5.3 現有供熱系統主要能耗、主要設備能效、主要參數控制水平的評估應根據本規范第3章檢測所獲得的數據,按本規范第4.2~4.4節的規定進行定性評估。
4.5.4 對現有供熱系統主要能耗、主要設備能效、主要參數控制水平的不合格指標應進行綜合分析,并應提出造成指標不合格的主要因素。
4.5.5 現有供熱系統總體評價應提出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并應擬定節能改造的項目。
4.5.6 節能改造可行性分析及建議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1 可行性分析應按擬定的節能改造的項目,根據現有供熱系統的實際情況、節能改造的投資及節能收益等因素,逐一進行經濟技術分析,提出需要進行節能改造的項目。
2 對需要進行節能改造的項目,應提出節能改造建議,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節能改造建議應明確改造的主要內容、參數控制指標、節能潛力分析;
2) 各節能改造項目的實施順序,驗收合格要求等。
4.5.7 預期節能改造效果應計算節能率及投資回收期。
條文說明
4.5.1 “供熱系統節能評估報告”是對“供熱系統節能查勘”、“供熱系統節能評估”工作的書面總結,也是節能改造工作的基礎,因此應涵蓋查勘、評估工作的所有內容。
4.5.2 第3章的第3.2.1、3.2.2、3.3.1、3.3.2、3.4.1、3.4.2、3.5.1、3.5.2、3.6.1、3.6.2條對收集、查閱有關技術資料及到現場查勘提出了具體要求,可作為編寫供熱系統概述的依據。
4.5.4 節能改造工作能否做到事半功倍,關鍵是診斷出造成指標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從而在節能改造方案制定時做到對癥下藥。
4.5.6 “節能改造可行性分析及建議”是供熱系統節能評估完成后,對下一步工作的指導性意見,也是節能改造是否實施,如何實施的決策依據,應綜合節能需求、經濟效益綜合考慮,做到科學、詳細、可實施。
4.5.7 預期節能改造效果是節能改造工作的最終目標,應有明確的量化指標。
5.1.1 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內容應包括供熱熱源、熱力站、供熱管網及建筑物內供暖系統。
5.1.2 供熱系統節能改造方案應根據節能評估報告制定,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 26《城鎮供熱系統節能技術規范》CJJ/T 185、《鍋爐房設計規范》GB 50041、《城鎮供熱管網設計規范》CJJ 34及《供熱計量技術規程》JGJ 173的規定。節能改造方案應包括下列內容:
1 技術方案文件,并應包括項目概述、節能評估報告簡述、方案淪證及設備選型、節能效果預測、經濟效益分析等;
2 設計圖;
3 設計計算書。
5.1.3 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或限制使用的設備、材料。
5.1.4 供熱面積大于100萬m2或熱力站數量大于10個的供熱系統,宜設置供熱集中監控系統,并應符合本規范附錄A的規定。
5.1.5 熱電廠首站、鍋爐房總出口、熱力站一次側應安裝熱計量裝置。
5.1.6 建筑物熱力入口應設置樓前熱量表。
5.1.7 項目改造單位應組織專家對節能改造方案進行評審。
條文說明
5.1.1 供熱熱源主要包括熱電廠首站和區域鍋爐房。
5.1.2 改造項目的實施難度大,方案中應說明改造部位、改造內容、系統配合、實施順序、施工標準、調試檢測、運行要求。經濟效益分析應說明投資回收年限。
5.1.4 目前直供系統的供熱面積一般不超過100萬m2,超過這個面積的供熱系統一般都采用了間接連接,熱力站供熱面積一般為10萬m2左右,熱力站小型化已成為趨勢。所以為了說明供熱系統大小,采用100萬m2或10個熱力站為分界線。
規模較大的供熱系統,容易出現水力失調、冷熱不均、管理困難等問題,采用供熱集中監控系統能緩解冷熱不均、保證按需供熱、確保安全運行、達到量化管理、健全供熱檔案,全面實現節能運行。
5.1.5、5.1.6 本條規定是根據《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 26的第5.2.9強條做出的。樓前設置熱量表是作為該建筑物采暖耗熱量的熱量結算點。
5.1.7 目前節能技術有很多種,改造方案也就多樣化。節能改造方案應由項目改造單位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改造方案是否可行,選擇的節能技術是否成熟可靠,節能效果是否,技術經濟比較是否合理,以及實施中應該注意的事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