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問題是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心肺之患”,也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頑疾之一。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在勢頭強勁的同時也導致一系列的環境問題逐漸凸顯。建筑揚塵、汽車尾氣、工業排放等環境問題突出,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阻礙了當地經濟的持續發展。為不斷提升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助力城市“氣質”提升,切實提升人居環境品質,運用手段開展全面、高效、精準的空氣質量監測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政策要求
國家“十四五”規劃
規劃要求:“堅持源頭防治、綜合施策,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加強城市大氣質量達標管理,推進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中共 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到202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1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5%。”
《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
同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聯合共同組建全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工作方案主要包括:組建全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開展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全面加強數據管理和質控等方面。
方案介紹
為助力大氣污染防治,才茂推出城市大氣環境監測方案,突破距離限制,實現空氣質量的自動化、精準化監測。
方案基于RTU無線通信技術,通過智能化、自動化的監測設備(PM2.5傳感器、VOCs傳感器、二氧化硫傳感器、氨氣傳感器及一氧化碳傳感器),實時采集環境空氣質量數據和污染排放數據,實現對大氣可吸入顆粒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參數的監測。通過傳輸設備進行穩定、快速、便捷的數據上傳,平臺將數據進行處理及繪制,并解析成直觀易讀的展現形式,在大屏展示,管理部門可以隨時查看監測站點的大氣環境數據,及時掌握數據異常,指標超標與故障報警等信息,實現全天候、區域性的大氣污染監測。
環保監控平臺
環境空氣質量在線監測系統展示平臺具備完善的空氣質量監測、預警、數據發布功能,支持遠程控制、數據統計、報警推送等功能,幫助環境門及時、全面、準確的掌握轄區內空氣質量狀況。
系統功能:
GIS一張圖
基于污染源監測及監管的全過程控制,建立以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和環境地理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環保一張圖,實現環境風險防范、預測預警、應急響應與指揮調度、事件后評估等內容的全面信息化支撐。
實時監測
通過與現場安裝的無線采集設備相連的氣體傳感器,實時采集現場各類氣體濃度,并即時經由智能網關上傳到監測中心,保證數據的時效性。
數據查詢
管理人員可通過監控平臺按照時間段查詢各個監測點的分鐘數據、小時數據、日數據以及歷史數據。
異常告警
一旦現場使用的監測設備出現異常,會主動上報異常狀態,便于客戶及時發現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找到故障設備。
方案價值
1. 構建智慧環保監管體系,形成全天候、大范圍的對大氣污染源的監測能力,為生態環境保護決策、管理和提供精確的數據支撐,提高環境監測效率。
2. 監督核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實際水平,準確研判大氣環境質量形勢,進讓決策和落實更精準高效。
3. 實時掌握并及時上報空氣質量信息,促進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威懾排污問題的同時,改善各類環境指標,讓藍天白云成為常態。
應用場景
企業化工業園區,城市環境監測,市政環境監測,移動環境監測,交通污染環境監測居民區/學校/醫院空氣質量環境監測,公園/森林環境監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