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途
自動折皺回復性測試儀是紡織材料性能評估領域的關鍵設備,主要用于定量表征織物在受壓褶皺后恢復原狀的能力。其核心用途體現在以下方面:
質量管控:在面料生產環節,通過模擬織物在穿著、洗滌、折疊等過程中形成的褶皺,測試其回復性能,為生產企業提供數據支持,確保不同批次產品的一致性,避免因褶皺回復性差導致的次品流入市場。
產品研發:幫助研發人員優化纖維原料、織物組織結構和后整理工藝。例如,通過對比不同纖維混紡比例下織物的褶皺回復角,篩選出配方;研究不同整理劑對織物抗皺性能的影響,開發具有高褶皺回復性的新型面料。
性能評估:為不同款式和用途的服裝選擇合適的面料,如西裝面料需具備較好的褶皺回復性以保持外觀挺括;家紡產品則需根據使用場景,平衡褶皺回復性與舒適性。
適用標準
目前,自動折皺回復性測試儀主要依據以下國際和國內標準進行測試:
國際標準:ISO 9867《紡織品 織物褶皺回復性的測定 外觀法》,該標準規定了采用外觀法測定織物褶皺回復性的試驗方法,適用于各類機織物和針織物。
國家標準:GB/T 3819《紡織品 織物折痕回復性的測定 回復角法》,此標準詳細規定了使用回復角法測定織物褶皺回復性的試驗原理、儀器設備、試樣制備、試驗步驟及結果計算等內容,是我國紡織行業廣泛采用的測試標準。
行業標準:如FZ/T 01052《涂層織物 抗皺彈性的測定》,針對涂層織物這一特殊品類,規定了其抗皺彈性(與褶皺回復性相關)的測定方法,以適應涂層織物在性能測試方面的特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