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霧區誘導:團霧具有突發性、局地性、尺度小、濃度大的特征。團霧的范圍比較小,團霧外視線良好;團霧內四周朦朧,能見度很低,常常只有幾十米甚至十幾米;團霧分布不均勻,有些區域很濃;團霧覆蓋面積大小也不一致,具體表現在公路上,長度從1公里到5公里不等。團霧一般出現在晝夜溫差較大、無風的夜間,尤其易出現在清晨。團霧還與局部小氣候環境、地面粗糙度等因素關系密切,一般來說,郊區和鄉村比城市容易出現團霧,比較空曠的高速公路路段更容易出現團霧。
大霧的天氣預報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而團霧又具有明顯的突發性、局地性、偶然性等特征,因而預報的難度就更大。團霧不僅很難預報,甚至高速公路監測設備都很難準確捕捉到團霧信息。比如,在設施比較*的滬寧高速上,能見度自動觀測空間距離的間隔約10公里,每1分鐘傳一次資料,但團霧距離一般不足10公里,所以自動觀測儀也不能*監測到團霧。也正因為團霧的預測和監測難度都很大,當團霧出現時,高速公路上的電子警示牌,常常不能對過往車輛及時提醒,加之團霧經常是的“忽有忽無”,也會帶來駕駛員的主觀情緒起伏不定,容易因造成交通事故。所以,交通安全部門稱團霧是高速公路上的“流動殺手”。
主要功能:
l 同步誘導功能:邊緣標具有內置的同步閃爍功能,在霧區朦朧混沌的環境里邊緣標能夠以高反差方式同步閃爍并實現線形誘導,在霧區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均可提供長距離、高精度、高清晰的同步線形誘導。
l 亮度自動控制:用于同步閃爍的誘導燈亮度具有隨環境亮度變化而自動變化的能力,能夠使誘導燈在不同環境亮度下可被有效識別并且不會炫目;車間距控制系統的警示燈也同樣具有自動適應功能。
l 霧區車距控制:邊緣標內置的車距檢測器能夠對霧區動態車輛進行檢測和定位,并通過邊緣標配置的警示燈對每一輛經過的車輛進行尾跡顯示,使進入霧區的所有車輛均可獲知自己與前車的距離,該功能主要針對團霧,可有效避免霧區追尾事故的發生。
l 路形顯示功能:本功能在任何能見度環境下均可向在途車輛提供高于當前視距1.5倍的線形誘導。
l 聯機控制功能:智能霧區引導系統外場裝置邊緣標具有無線自適應組網功能,邊緣標直接安裝在護欄立柱或護墻上,邊緣標之間、邊緣標與上位控制系統之間具有自適應無線組網功能,安裝現場無需連線即可自動實現組網;智能霧區引導系統通過自帶的能見度檢測裝置或的能見度數據源可實現自動控制,也可通過鏈路與上位控制系統組網并實現遠程控制。
l 光能供電功能:本系統使用光能供電,只要有白天即可維持系統的正常運行,*解決了外場供電的技術難題。
三、產品特點:
本系統是一款專門針對霧區道路交通環境設計的智能霧區引導系統,是一款基于創新的霧區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理論研制的霧區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系統,成套技術中涵蓋了道路交通環境下的團霧檢測、團霧所致道路交通事故機理及防范、低能見度道路交通的主動引導技術、霧區車輛間隔距離檢測與控制、防撞預警技術等多項創新技術和產品。同時還解決了外場設備間的通訊問題、外場設備的供電問題等應用難題。主要特點如下:
l 光能供電:創新的光能供電技術使本系統能夠在國內幾乎所有高速公路環境下正常運行,它解決了道路交通外場設備的供電難題,使用本技術的邊緣標已經在外場累計連續運行26個月,系統至今運行正常。
l 自適應無線通訊:本系統解決了外場設備之間的通訊難題,設備之間無需連接通訊線路,只要在現場安裝好設備后該設備即可自動進入外場通訊鏈路并實現有效通訊,防霧系統的實時控制通過該技術獲得了有效的保障。
l 同步閃爍主動引導功能:在霧區混沌的道路交通環境下,通過有規律的同步閃爍可獲得zui大的視覺反差,進而獲得的同步誘導效果。本系統的長距離同步線形誘導功能同步精度好,線形誘導效果非常明顯。
l 動態車輛間隔距離檢測及防撞預警功能,低能見度所致的道路交通事故絕大多數是追尾,有效檢測動態車輛間隔距離是防范霧區事故的重點之一。本系統在檢測到車輛間隔距離過近時會及時向后車發出預警信號,以避免追尾事故的發生。本功能基于實時能見度及對應的控制策略隨時啟動該功能,也可基于上位控制實現手動控制。
l 閉環的自動控制功能:本系統具有自動讀取所在區域能見度數值的能力,也可直接嵌入能見度檢測功能模塊,當能見度低于預設目標時,本系統能夠自動運行與當前能見度數值對應的低能見度引導策略和安全控制策略。不同的能見度引導策略可滿足各種能見度數值下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需要。
抗損毀技術:智能霧區引導系統是由邊緣標組成的一種路側智能設備,本系統已經考慮到了因事故可能導致的局部設備損毀,故本系統在部分設備遭損毀時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有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