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春節過后,北京市工貿、危險化學品、化工和醫藥制造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生產經營各環節安全風險普遍增加。部分從業人員思想松懈、注意力不集中,導致“三違”行為高發;新招員工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盲目上崗易引發事故;生產設備、線路管道檢查不到位易出現故障,安全風險增加;部分企業搶抓“開門紅”,超能力、超強度組織生產,安全生產條件難以保障;加之近期天氣多變,安全生產與自然災害風險交織疊加易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為切實做好節后企業復工復產期間安全防范工作,堅決遏制各類事故發生,現就有關防范措施提示如下:
一
強化復工復產安全風險管控
各企業要深刻吸取近年來相關事故教訓,切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舉一反三開展自查。要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加強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各類災害預警信息,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嚴禁趕工期、搶產量、超負荷等行為。要突出重大危險源、試生產、特殊作業等關鍵部位環節,針對性制定復工復產方案,全面研判風險,逐項檢查并確認安全條件,確保平穩有序復工復產。
二
堅決落實復工復產安全主體責任
企業要嚴格落實春節后復工復產“六個一”措施,即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專題會議、制定一份復工復產方案、召開一次全體員工大會、開展一次全員安全教育、制定一套應急處置方案、開展一次全廠性安全檢查。企業要重點關注新員工心態不穩、能力不足、生產設備故障、電氣火使用不規范等問題和隱患,加強對報警設施、
安全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勞動防護用品和裝備等安全設施的檢查和監控,確保各類安全設施完好、可靠,能夠起到相應的安全防護作用,能夠正常、安全運行。強化外包外委的檢維修作業管控,嚴禁“以包代管”,杜絕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確保監護人員在崗、安全措施到位。
三
強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復工復產安全管理
1.強化涉爆粉塵企業安全管理。涉爆粉塵企業要對通風除塵、監測報警及防爆、隔爆等安全設施、設備和裝置開展檢查,保證正常運行、使用。嚴格落實粉塵清掃制度,開工前徹底清理工作場所、除塵管道、集塵器內的粉塵,濕式除塵要確保水量水壓正常,嚴禁“干式運行”。
2.強化高溫熔融金屬作業安全管理。高溫熔融金屬作業企業要嚴格落實安全防控措施,加強對熔煉設備設施、能源介質管網的檢查和管理。做好應急坑、鑄造爐平臺下方及熔煉爐周邊防潮、防水措施,確保應急水的水位、水質符合要求,防止潮濕物料進入高溫爐內,防止冷卻水管道凍凝。
3.強化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危險化學品企業要嚴格落實危險化學品有關法規標準,加強危險化學品管理,嚴格落實生產、儲存和使用等各環節風險管控措施。危險化學品應專庫儲存,嚴禁露天存放,嚴禁超量、超品種儲存和相互禁忌物質混存。關注室內儲存場所冬季取暖設備(如
暖氣片、電暖氣)使用,防止危險化學品受熱引發安全事故。做好安全設備設施維護保養,確保視頻監控、泄漏監測報警、溫度、壓力、液位監測系統、緊急切斷裝置等設備設施正常運行。
4.強化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要深刻汲取各類有限空間事故教訓,嚴格執行作業審批制度,做好有毒有害氣體和含氧量檢測。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作業原則,并做好作業人員的安全防護和作業全程監護工作,作業現場要配備氣體檢測報警儀器、呼吸防護用品、通訊器材、全身式安全帶等防護設施和應急救援裝備,事故發生后組織科學施救,嚴禁盲目施救。
5.強化檢維修和危險作業安全管理。作業前嚴格執行審批制度,對作業現場進行風險評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并安排專人進行現場監護。作業過程中,要嚴格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如動火作業要清除周圍易燃物,配備滅火器材;高處作業要佩戴安全帶和安全帽。
6.強化極端天氣防范應對措施落實。各企業要嚴格落實《關于做好冬季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大風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等,進一步完善冬防措施,加大電伴熱、防凍凝等檢查,嚴防設備管道凍裂、電氣設備火災等引發事故。危化品生產企業要加強敞開式和半露天式庫房的防風措施;加強檢測、報警儀器的防風防塵檢查;加油站、油庫要及時檢查并加固站內罩棚、廣告牌、標志牌立柱以及庫房屋蓋薄弱部位等,防止高空墜物。
四
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治理
各企業要按照《國務院安委會 國家防減救災委關于強化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北京市應急管理局關于開展工貿和危險化學品企業秋冬季安全生產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利用“企安安”對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重點環節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治理,突出事故高發環節部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措施,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嚴格落實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印發《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工貿、化工企業冷庫要開展問題隱患自查自糾,加強建筑保溫材料日常安全管理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