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強化創新引領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
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指導意見》,做好“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工作,推動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制定本工作要點。
一、堅持創新引領
新建數字汽車
工業軟件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實驗室,高效運營智能網聯車路協同、智能電磁動力系統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實驗室。
實施新一批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重大創新計劃,圍繞
動力電池系統、新型底盤架構、智能駕駛體系、車規級
芯片等領域開展產業鏈協同攻關。
推動汽車領域“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打造全球汽車企業研發總部、汽車技術研發集聚地。支持安徽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
支持奇瑞、江淮協同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開展聯合攻關,在飛行汽車、智能化模塊化整車平臺、自動駕駛、智能底盤、氫燃料電池、車身敏捷設計、智慧車列等領域布局一批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化重大項目。
推動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集聚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省內外高校資源,共建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推進“開陽實驗室”建設,通過聯合技術攻關,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高算力智能座艙等方面,達到國內領先。
二、促進整零加速協同發展
加快整車項目建設,蔚來純電動汽車新橋二工廠建成投產,爭取奇瑞新能源汽車擴能項目落地實施。
印發《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2025年“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工作推進方案》。
支持整車企業近地化、區域化布局新增零部件和后市場項目。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倍增行動和汽車零部件企業引育計劃。
加快零部件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建設一批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打造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加強與長三角地區的交流合作,支持頂山—汊河、浦口一南譙、江寧一博望等省際新型功能區探索創新跨區域汽車產業一體化合作機制。與深圳、海南等加強合作,開展零部件技術聯合攻關和關鍵場景打造。
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車ESG體系標準,推動零部件企業ESG信息披露。
深入實施縣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建設行動,開展十強縣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評選。
常態化開展整零對接活動,打響“一市一主題”品牌。圍繞智能網聯、車規級芯片等重點領域,舉辦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整零對接活動。推動整零對接“進縣入園”。
完成汽車產業供需對接平臺優化升級,打造汽車超級市場。
推進汽車供應鏈透明化項目建設,著力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安全性。
三、構建智能網聯新生態
支持合肥市加快國家級智能網聯“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城市建設。支持黃山市以核心景區為突破口,推進高品質文旅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融合產業生態建設(一期項目)。支持安慶市加快國家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安徽省北斗導航與服務產業創新中心建設。鼓勵皖北各市在市民出行、環衛、礦卡、物流、城市末端配送等領域,超前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場景。
推動《安徽省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實施細則(試行)》落實。爭取奇瑞、江汽獲批L3級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
依托合肥市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大數據中心、蕪湖市智能網聯大數據中心監管平臺等,探索形成全省統一的數據標準體系。
加快構建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圍繞自動駕駛感知、開放道路運營管理、AI大模型、人機交互、車聯網量子安全通信等,開展標準研制工作。
印發《合肥市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條例》《滁州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條例》。加快蕪湖市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立法工作。
四、推動后市場提質增效
加快引育壯大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配套生產性服務業。
全年建成2.5萬個公用充電樁、2.3萬個專用和自用充電樁,實現“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鄉鄉全覆蓋”。推廣、完善“安徽充換電”APP。支持中安能源(安徽)有限公司完成100個儲充換一體站建設任務,實現換電站“縣縣通”。
推進合肥市、蕪湖市、淮北市爭創國家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支持蚌埠市、淮南市、安慶市開展車網互動規?;瘧迷圏c項目建設。
加大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力度。積極爭取淮南市獲批國家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城市。
加力擴圍實施汽車以舊換新(含報廢更新、置換更新)補貼政策,促進汽車更新消費、階梯消費。組織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推進全省汽車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服務管理平臺建設。組建新能源汽車維修聯盟。制定支持二手車健康發展舉措。
支持打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示范基地。完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設計生產、拆解、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等環節地方標準。
舉辦2025年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舉辦新能源汽車領域“黃山松”系列產業創新思想會。舉辦2025國際生態汽車拉力賽、2025年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等。支持舉辦2025奇瑞國際經銷商大會。支持舉辦區域性新能源汽車展等活動。
舉辦2025年安徽自駕游大會、長三角汽車(房車)集結賽等,更新推出自駕游精品線路。支持建設一批融合“吃、住、行、游、娛、購”等服務為一體的汽車露營地。
五、強化要素支撐
支持本科院校、職業院校加強汽車類學科和專業建設。支持職業院校新建3—5個汽車領域省級現代產業學院。支持省內外高水平院校與省內產業鏈頭部企業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推廣應用省汽車產業人才供需對接平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人才服務中心高效運營。成立安徽省汽車產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聯盟。
持續支持全省符合條件的汽車企業申請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并給予相應補貼。擴大新能源汽車企業“科技副總”選派規模。
大力引進新能源汽車領域高層次人才團隊。面向新能源汽車領域創業者開展“未來新徽商特訓營”等創業培訓。依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商學院培養“懂科技、懂產業、懂資本、懂市場、懂管理”的汽車領域復合型人才。
運營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題母子基金。
將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情況納入金融機構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發展評價。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聚焦新能源汽車不同階段金融需求創新產品。
加快奇瑞汽車上市進程。
六、支持汽車“走出去”
引導車企有序推進海外布局。支持整車企業與零部件、后市場企業抱團“出海”。搶抓二手車出口機遇,支持有基礎的二手車出口企業建設二手車出口創新平臺。
利用世界制造業大會、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黃山)論壇、投資安徽行、??蛨A桌會等活動以及中國—東盟新能源汽車行業合作理事會等平臺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對外合作。依托世界知名專業展會平臺,在境外舉辦5場左右安徽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主題展。
培育壯大安徽航瑞國際滾裝運輸有限公司等省內優勢物流企業。進一步發揮蕪湖塔橋多式聯運基地等作用,引育多式聯運物流龍頭企業。爭取增加中歐班列班次,擴大整車出口定制化班列規模。
引導金融機構精準對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支持車企“走出去”。鼓勵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安徽分公司優化出口信用保險承保方案,發揮出口信保融資增信作用。
七、加快皖北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
支持有條件的市率先打造專用車生產基地,提升皖北專用車生產規模。推進首太新能源產業園鋰電回收和循環利用產業基地、亳蕪園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滁州市報廢汽車循環經濟產業園、壽縣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及動力零部件產業集群等建設。
充分借助龍頭企業、行業商協會、基金招商伙伴等力量,加快優質項目導入。遴選皖北地區新能源汽車企業納入省級上市后備資源庫,推動符合條件的皖北新能源汽車企業上市掛牌。
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支持央企、省屬企業、知名民企等關鍵力量參與皖北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推動江汽集團、奇瑞集團等整車企業進一步擴大在皖北地區投資,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
充分發揮長三角結對幫扶皖北地區優勢,開展跨區域合作共建。開展“投資皖北行”“專家皖北行”“走進主機廠”“走進滬蘇浙”“南北互動”等活動。
持續實施整零“對賬行動”,提高皖北零部件企業配套水平。
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皖北高校加快設立汽車電子、智能網聯等學科,培養汽車專業人才。
原標題: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