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人形
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技術的集成體現,也是未來產業的重要賽道之一。如今在中國,越來越“聰明”的人形機器人正加速從科幻奔向現實,有望成為普通人的得力助手。
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機械工程、電子工程等領域融合創新的典范,憑借其靈活性、高度適應性和人機協作能力等優勢,在工業制造、醫療康復、教育科研、家庭服務等眾多領域展現。
近日在北京首鋼園,一款接近中國人中等身材的機器人進行了一場約4分鐘的跑步訓練,全程步態穩定、姿勢自然,步速最高達每小時5公里。這款人形機器人名為“夸父”,身高約1.6米、體重約45公斤,由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研發。
在蛇年春晚舞臺上,一款扭秧歌的人形機器人成為當晚“人氣王”之一。這款由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人形機器人,2023年首次在北京世界機器人大會“露臉”,在工程師的調教下學會了跑、跳甚至后空翻等高難度動作。
在政策方面,工信部等7部門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智能制造、家庭服務和特殊環境作業等領域有望首先應用人形機器人作業。
工業領域是人形機器人的重要應用場景。在危險環境作業、精密制造等方面,人形機器人展現出獨特優勢。它們能夠替代人類完成高危工作,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性。
家庭陪護、醫療護理、教育娛樂等領域也為人形機器人提供廣闊應用空間。隨著技術進步,機器人將更好地滿足個性化服務需求。
特種應用領域是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前沿陣地。在災難救援、太空探索、深海作業等危險環境中,人形機器人可以替代人類執行任務。它們能夠適應復雜地形,完成精細操作,在極端環境下穩定工作。這些應用不僅拓展了人類活動邊界,也推動了相關技術的進步。
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發展面臨技術、倫理等多重挑戰。需要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確保技術發展符合人類價值觀。同時,也要重視人機協作,發揮各自優勢。
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正在加速,它不僅是技術進步的標志,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場景的拓展,人形機器人必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以開放和審慎的態度擁抱變革,確保技術發展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人形機器人的未來,將是人類與機器和諧共處、共同進步的美好圖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