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當下,科技日益發展,企業紛紛進行創新升級,最近,知名企業發生了什么要聞?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回顧近期智慧城市領域公司的重要動態。
新華三發布多通道以太光方案
近日,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重磅推出多通道以太光方案,采用多通道技術與標準化協議設計,構建統一開放的網絡架構。該方案基于單纖四通道實現高密度接入與大帶寬承載的精準平衡,為教育、醫療、企業等行業的數智化轉型提供更加高效、靈活的全光網絡底座。
科大訊飛投資成立新公司 含多項AI業務
近日,南陽科大訊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孫亮,注冊資本2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集成服務、人工智能雙創服務平臺、人工智能硬件銷售、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等。
宇視攜手海亮教育共創數智校園新生態
3月18日,海亮教育科技服務集團同宇視科技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海亮教育科技服務集團董事長、總裁陳軍偉,副總裁金維維,海亮智匯后勤集團總經理張偉峰,海亮教育科技服務集團數字化中心總監項靈剛,合規法務負責人顧聞,宇視科技總裁張鵬國,高級副總裁兼文教體事業部總裁林凱,首席產品官朱兵,合規法務負責人董晨薇等雙方負責人出席。
中國聯通去年凈利增長10.5% 預計今年算力投資增長28%
3月18日晚,中國聯通(00762.HK)發布2024年度業績,營業收入穩健增長,達到3896億元,同比增長4.6%;凈利潤90.3億元,同比增長10.5%;扣非凈利潤66.99億元,同比下滑10.6%。中國聯通公告,2025年,公司營收、利潤及凈資產收益率將實現有力增長。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在人民幣550億元左右,其中,算力投資同比增長28%;此外,為人工智能重點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專項作了特別預算安排。
小米:2024年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30%
小米發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4年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元,達1041億元,同比增長30.0%;小米A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數(不含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突破9億,同比增長22.3%。2024年,小米研發支出達241億元,同比增長25.9%,研發人員總數達21190人。
螢石網絡云服務平臺接入DeepSeek,推動云邊融合引領音視頻AI技術創新
在過去的幾周內,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由DeepSeek引領的AI技術風潮,各行各業紛紛開始探索AI如何助力行業智能化升級。在大模型技術的加持下,傳統行業正進入一場深刻的變革。而螢石網絡的云服務平臺,作為全球領先的視覺物聯云平臺,正在通過與DeepSeek的深度對接,推動音視頻領域的技術創新。
中國移動打造國內首個工程審計領域垂直大模型
據中國移動消息 ,中國移動以“九天”基座大模型為基礎,打造“建審千詢”垂直領域大模型,專注于解決建設項目審計業務流程長、業務種類多、信息化程度低等問題。目前,“建審千詢”商標已完成注冊,成為國內首個聚焦工程審計領域的垂直大模型。
宇樹科技入駐阿里速賣通AliExpress出海
在春晚上一戰成名的宇樹科技,已在阿里速賣通開設官方店鋪,并上架了多款商品,甚至打上了Big Save百億補貼的標志。這不是第一家“杭州六小龍”的相關產品入駐速賣通,此前《黑神話·悟空》官方聯名手柄、AR眼鏡Rokid等都通過速賣通熱銷海外多個國家。
華為擎云商用PC新品國產化率近100%
3月10日,華為擎云商用PC新品曝光,其核心芯片及零部件實現全自研,國產化率近100%,并支持端側DeepSeek大模型。
字節攻克MoE關鍵瓶頸,訓練成本節省40%
3月10日,字節豆包大模型團隊官宣開源一項針對MoE架構的關鍵優化技術,可將大模型訓練效率提升1.7倍,成本節省40%。據了解,該技術已實際應用于字節的萬卡集群訓練,累計幫助節省了數百萬GPU小時訓練算力。
菜鳥CTO:“AI+物流”助力快遞網點降本30%
近日,東南亞地區科技媒體刊登了菜鳥CTO李強(花名:在寬)的署名文章,分享AI自動駕駛在中國物流領域的應用,助力行業降本增效。文章中表示,如今在國內多個縣域快遞共配中心里,菜鳥研發的自動化分揀機、數字系統和無人車成為“新搭檔”,運輸成本就下降了20%-30%。李強認為,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為物流行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強大動力,有助于提升行業的整體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目前菜鳥也在持續布局“AI+物流”,推進技術的商業化,讓物流技術下鄉出海。
聯想與華信設計院達成戰略合作,深化智算中心全鏈合作
聯想集團與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在北京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智算中心全鏈路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智能算力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根據協議,雙方將整合技術與場景優勢,充分發揮華信設計院在數字化頂層設計與施工運營上的專業能力,以及聯想在算力服務、算力資源融合、智算管理能力與解決方案的領先優勢,形成“技術+場景”的深度協同,聯合打造覆蓋全周期的技術領先、綠色低碳的智算中心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