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高速公路,被視作經濟發展的動脈。如今在杭州,數據領域的“高速公路”網絡建設也將展開。4月1日下午,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先試)杭州市試點項目啟動會召開。20家參與建設的企業亮相,標志著杭州市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邁入政企協同、制度創新的實質性建設階段。
4月1日下午,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先試)杭州市試點項目啟動會召開,20家參與建設的企業亮相。這20家企業涵蓋了國內數據、通信、科技等多個領域的頭部企業。
啟動會上,9個區、縣(市)政府和20家企業簽署了建設承諾書??v橫交錯、四通八達的杭州版數據“高速公路”已穩固奠基。
參建方如何分工?協同構建“技術-應用-生態”鏈條
在試點中,杭州承擔數場、數聯網、區塊鏈、隱私計算和可信數據空間等5項任務,探索數據基礎設施數據流通利用技術路線和實踐路徑。
在數場建設方面,聚焦數據流通利用“低門檻接入、大規模流通、高效安全利用”等目標需求,以高效流通、價值釋放繁榮生態為核心,面向數據要素提供線上線下資源登記供需匹配、交易流通、開發利用、存證溯源等功能,實現數據可見、可達、可用、可控、可追溯,形成具備開放性、融合性、擴展性等特點,支持多場景應用的綜合性數據流通利用設施。
在數據空間方面,聚焦“數據流通利用全流程可信可控”目標,建設具有數據廣泛可接入、跨域使用可控制、流通動態可監測等能力的可信數據空間,支持多主體分布式接入、數據按約使用、數據可信交付的能力,實現數據流通利用所需的登記、磋商、交易、傳輸、存儲、計算、交付、治理等必要功能以及全鏈路安全保障。
在數聯網建設方面,引入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建設成為國家級樞紐節點,實現與上海、南京、蘇州等城市的互聯互通,通過一體化建設數據接入、數據共享服務網絡和數據流通服務平臺,支持標準化的數據封裝、加工處理、流通交付、供需撮合、計量計費功能,服務1000個以上接入主體,為數據供需雙方提供便捷高速、智能穩定的信息共享傳送服務。
在區塊鏈建設方面,聚焦促進數據跨行業、跨地區、跨平臺可信流通利用,支持數據存證溯源、智能合約、分布式信息同步等能力,確保數據的多方維護、交叉驗證、全網一致、不可篡改,提供“單鏈存證、多鏈互通、統一應用”等區塊鏈公共服務。
在隱私計算方面,以數據跨域流通利用的隱私保護、隱私控制、數據可控交付等需求為牽引,建設基于隱私計算的數據流通公共服務能力,支持多方安全計算、聯邦學習、可信執行環境、同態加密、隱私信息延伸控制、按需脫敏保護等技術,在不泄露原始數據的前提下,提供聯合統計分析、隱私集合求交、隱私信息檢索、聯合建模預測等隱私計算功能,支持不少于100個數據規模為千萬級的聯合建模任務并發,服務不少于1000家數據接入主體。
為什么是杭州?政策、產業、生態三重優勢疊加
據悉,去年,國家數據局組織北京、上海、深圳等18個城市先行先試,加快推動國家數據基礎設施規?;渴?、系統化應用。浙江的杭州、溫州兩地入選。杭州憑借數字經濟發展和數據產業培育等優勢入選。
杭州作為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先試)試點的首選地,與數字經濟發展和數據產業培育的長期積累密不可分。
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杭州市自2023年啟動“中國數谷”建設以來,已形成以數據要素為核心的政策體系。2024年發布的《高標準建設“中國數谷”促進數據要素流通的實施意見》,明確通過“三數一鏈”構建可信流通體系。今年3月1日《杭州市數據流通交易促進條例》正式施行,是全國設區市層面首部關于數據流通交易的地方性法規。此外,杭州作為“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城市范例,已率先推出“改革沙盒”制度,為數據流通提供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
2024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突破2萬億元,實現增加值6305億元,創歷史新高。全市人工智能領域擁有營收超百億企業7家,31家企業營收超過20億元。繁榮發展的數據生態沉淀了大量數據人才、數據技術,拓展了全國乃至全球的數據市場,為杭州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積累了先發優勢,形成了多層次、多維度的支撐體系。
“我國數據產量也穩居世界前列。然而,數據的高效利用面臨諸多挑戰,數據流通不暢、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亟待解決。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先試)杭州市試點項目,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數據基礎設施如何改變生活?從“治理”到“服務”的普惠升級
202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指出,數據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數據基礎設施作為數據要素發揮作用的重要支撐,正推動著從“治理”到“服務”的普惠升級,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變革。
比如在城市治理方面,交通管理部門可利用
大數據分析交通流量、擁堵路段等信息,合理規劃
交通信號燈時長、優化公交線路,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狀況,提升城市交通運行效率。
在醫療領域,患者的電子病歷等數據通過數據基礎設施實現共享,醫生可快速獲取患者過往病史、過敏史等信息,為精準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在數據基礎設施的支撐下,豐富的教育資源可以通過網絡傳遞到不同地區。學生可根據自身需求和學習進度,自主選擇課程進行學習,打破了地域和時間限制。
接下來,杭州將進一步探索創新,通過構建先進的數據基礎設施,推動數據要素的高效流通與應用,助力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