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近日,由賽思倍斯與天津泰達投資控股聯合發起的“天津超低軌道超高分辨率星座項目”完成關鍵技術驗證,標志著超低軌道衛星技術從研發向產業化邁出關鍵一步。該項目以“雙超星座”命名,通過軌道高度與成像精度雙重突破,成為全球領先的超低軌道遙感星座系統。
“雙超星座”項目首期投資20億元,計劃于2027年前完成8顆衛星發射組網工作。根據規劃,該項目遠期將部署共計48顆衛星,構建具備全球覆蓋能力的超高分辨率遙感觀測體系,分辨率達到亞米級,可支撐災害監測、環境評估等精細化應用場景。
據了解,該項目依托天津空天數字產業園(原國營764廠)建設衛星研發及制造基地。作為國內首家布局超低軌道空天智能飛行器的民營衛星科技公司,賽思倍斯研發能力為項目提供了技術支撐。
項目依托賽思倍斯自主研發的“超薄電推進系統”與“智能星上處理模塊”,成功實現衛星軌道高度降至300公里以下的關鍵技術突破,分辨率較傳統遙感衛星提升5倍以上。企業此前已成功發射我國首顆超低軌道試驗衛星“乾坤一號”,其技術積累為“雙超星座”提供了可靠性驗證。
而2024年9月,泰達控股聯合中集集團、海河產業基金成立5億元專項基金,重點投向衛星研制、
無人機鏈群等領域,更為“雙超星座”產業鏈布局奠定基礎。
作為國家空天信息產業布局的重要節點,“天津超低軌道超高分辨率星座項目”將填補我國在超低軌商業遙感領域的空白,助力國土測繪、應急減災、智慧城市等領域的精準決策。
筆者了解到,天津經開區還同步啟動“空天產業鏈賦能計劃”,聯合中科曙光、航天宏圖等企業共建衛星數據智能處理中心,推動“衛星制造-數據服務-行業應用”全鏈條生態閉環。
配套建設的濱海新區航天復合材料產業園(一期投資12億元)將于2025年投產,重點突破輕量化衛星結構件量產技術,預計年產能可滿足30顆衛星配套需求。
配套產業基金和聯合體將推動衛星部組件制造、遙感數據交易等產業鏈在津集聚,預計形成千億級空天信息產業集群,促進天津從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光子、集成光學等高端領域轉型,并在消費電子、汽車、醫療等行業拓展應用場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