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近日,人形
機器人賽道又火了!
周末剛結束的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想必很多人都知曉,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20支參賽隊伍在比賽場上激烈角逐。
本次半程馬拉松比賽共有6支隊伍成功完賽,來自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天工Ultra”以2時40分42秒的優異成績跑完全程21.0975公里,奪得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桂冠!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不僅刷新了世界記錄,同時為人形機器人運動性能發展樹立了創新標桿。
據悉,“天工Ultra”由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實測平均時速可以達到10km/h,最高奔跑速度已經達到了12km/h。
來自小頑童隊的松延動力N2機器人第二個沖線,獲得亞軍。松延動力N2機器人身高120cm,體重30kg,理論最高配速3.5m/s,專注于模仿人類自然步態的柔韌性與協調性,賦予機器人N2更接近人類的奔跑姿態。
智能制造網最新了解到,賽后,小頑童隊身高1.2米的松延動力N2機器人同款上線京東拍賣平臺,顯示市場價88000元,以1元起拍,4月20日20:00正式起拍,保證金為2000元。據悉,本次拍賣過程吸引了近4萬人圍觀,最終松延動力N2機器人以56806元成交。
松延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松延動力)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冊資本216.89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姜哲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的科技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雙足人形機器人和仿生人形機器人。
獲得季軍的是鄭州中原科技城投資的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卓益得)“行者二號”人形機器人賽隊。
智能制造網了解到,卓益得是一家年輕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13日,團隊只有60余人。公司致力于為科研教育、工業應用、公共服務、健康養老等場景提供具身智能解決方案。
目前,人形機器人正在迎來加速化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突破加速
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多模態大模型的應用為人形機器人賦予了更強大的認知、感知和決策能力。通過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算法,人形機器人能夠快速學習和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實現更加自然、靈活的人機交互。
硬件性能提升:高爆
發電機、高算力芯片、精密減速器以及高精度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技術突破,使得人形機器人的運動能力、響應速度和感知精度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具身智能發展:人形機器人朝著更高級的具身智能方向發展,通過深度融合多模態感知技術、強化學習和規劃算法,實現更復雜的任務執行和環境適應能力。它們能夠在動態變化的環境中實時感知信息,自主做出決策并調整行動策略,例如在家庭服務場景中,可根據家庭成員的日常習慣和實時需求,自主規劃家務任務,并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政策支持加速
國家政策引導:工信部2023年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后的顛覆性產品,并明確了到2027年產業加速實現規模化發展,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的目標。此外,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將人形機器人排在“創新標志性產品”專欄第一位。
地方政策扶持: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重慶等10余個地方政府已建立和籌備建立產業基金,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本地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和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
市場需求與應用拓展加速
工業領域:人形機器人在汽車產線、3C數碼制造等工業場景中開展實訓和測試,承擔一些簡單重復的搬運、裝配等工作任務,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降低人工成本。
服務領域:在汽車4S店、商場、銀行等場所,人形機器人可作為導引講解員、客服人員,為顧客提供咨詢、引導等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
特種領域:在民爆、救援等條件惡劣、場景危險的作業中,人形機器人可降低工作危險性,替代人工完成一些高風險任務。
家庭與消費領域:人形機器人逐漸走進家庭,提供家務勞動、養老陪護、教育娛樂等服務。
產業發展與協同加速
企業入局與投資增加:人形機器人領域涌現出一批初創企業并獲得了大量投資,同時吸引了科技巨頭企業、汽車企業、家電企業等跨界入局,以及上游零部件和元器件企業宣布針對性開發產品甚至進入整機環節,推動了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
產學研用合作加強:人形機器人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之間的產學研用合作不斷加強,各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技術創新成果加速轉化為實際產品和應用,促進整個產業的繁榮發展。
*部分內容來源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