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術:打開綠色食品大門
2010年08月17日 10:18:56來源:cps點擊量:2037
編者按:近來,問題奶粉事件層出不窮,“大頭奶粉”“結石奶粉”“激素奶粉”屢現江湖,盡管目前對激素來源于何處尚無定論,但一些專家學者已開始將矛頭明確地指向了奶牛產奶環節。國家乳品研究中心工程師李濤博士透露,奶粉中含激素并非個案,對不孕奶牛注射催奶液追求高出奶率已成行業*。RFID技術能打開綠色食品的大門嗎?
RFID,打開綠色食品的大門?
毫無疑問,在目前有關圣元奶粉的爭議中,眾人關注的核心在于激素到底是企業添加還是來自產奶環節?也就是說,人們無法對食品各源頭進行跟蹤,在眾人焦心等待衛生部塵埃落定的文件時,我們是否能夠尋找一個方法來追溯食品原料的終來源呢?
這讓我想起了丁磊的綠色養豬,丁磊在描述自己如何綠色養豬時曾說,他們將采用標準化的生產線式的養殖模式,“(豬仔)3個月時該吃什么,什么時候長骨架,甚至每天排便2.2公斤,這些都是有嚴格要求的。”更嚴格的是,他們的養殖場給豬喂的都是綠色飼料。
只是,如何保證綠色呢?當時安防一位同事戲說加入RFID食品供應鏈管理系統,是不是綠色,一查便知了。“‘丁氏綠色豬’的養殖可以使用RFID技術,通過在豬體內或者體外植入可讀寫的芯片就可以使得一切過程變得可記錄、可追溯,同時也可以把芯片聯網,使廣大的關心‘丁氏綠色豬’的網友們都能在網上實時看到這些豬們的一切狀況,實現養豬過程從養殖場到餐桌的真正的透明可視化。
當時,我以為只是玩笑而已,如今的豬要做到綠色,談何容易?
不過,當我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時,有段話卻讓我精神為之一振,“RFID在物流業應用的比較廣泛,在養殖業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英國政府就規定對牛、豬、綿羊、山羊、馬等飼養動物都必須采取各種跟蹤與識別手段。2004年初,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NDSU)的科研人員就研究出了使用RFID技術來檢測瘋牛病的方法,為美國公眾食品安全提供了新的技術保證。”
RFID,追溯激素門肇事者?
說到RFID,或許讀者并不太清楚它的含義,還是讓我們先來作個簡單的介紹。
RFID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也常稱為電子標簽或電子條碼,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主要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信息,無須人工干預,能夠在各種狀態(靜止、移動甚至惡劣環境)下準確識別運動物體。RFID的應用非常廣泛,目前典型應用有動物晶片、汽車晶片防盜器、門禁管制、停車場管制、生產線自動化、物料管理等。
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統利用RFID先進的技術并依托網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貫穿于食品安全生產的全過程,包括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環節,將食品的原始生產數據如制造日期、食用期限、原產地、生產者、遺傳基因組合、有無使用藥劑等信息入庫,使用該數據庫,消費者們便可查詢到該產品的原材料信息。
以德國著名的奶粉生產商貝希特嘎德訥營養食品廠為例,該公司的奶粉60年來還沒發生過安全問題。這有賴于公司的幾條安全規則:
(1)選擇可靠奶源地。他們選擇了阿爾卑斯的奶農。這些奶農養的奶牛、飼料、飼養等都有電腦系統控制,他們都一清二楚。而且,養牛過程中絕不在飼料中添加任何化學物品。
(2)加工細節非常重要,他們執行的是“歐盟生態奶粉標準”,營養的丟失很少,保留的營養成分就會多。
(3)所有嬰幼兒配方奶粉均采用電子標簽芯片全程管理,通過每罐奶粉的標示RF芯片,可準確了解該罐奶粉的產地、牧場、加工廠、生產線、生產時間等信息,有效地保證了食品安全。另外,因為德國規定,嬰兒配方奶粉屬于藥品管制,所以必須通過德國衛生部門的檢測。
養牛過程一清二楚,加工生產全稱RFID管理,在國外,這已經成為食品安全管理常用的手段。
爭議:奶粉門的杜絕要靠誰?
不說食品行業,單單是奶粉事件,就已經讓家長們如同驚弓之鳥了,今后孩子出生,什么樣的奶粉才是安全的?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圣元公司斷然表示,“奶粉中有哪些成分國家都是有規定的,我們只是按國家的要求在做。”
來看看此次事件的三方:患兒家長投訴無門,圣元公司極力否認,衛生部則表示已進行關注。當然,不管實際情況如何,以“關愛中國嬰幼兒的健康,專注于提供的母嬰營養產品”為使命的圣元在處理此次危機公關時,將“符合國家標準”的說辭擺在臺面上,顯然有失思考。
奶粉門事件靠誰來杜絕?經歷了“大頭奶粉”“結石奶粉”“激素奶粉”之后,公眾的關注焦點恐怕不會僅僅停留在“三鹿”“圣元”這些奶粉廠家身上,如何來保證食品安全,保證消費者自身安全,成為我們更為關注的話題。
中科院自動化所RFID中心工程師李一斌曾說,目前,由于食品行業技術標準“無人駕駛”,阻礙了RFID系統的推廣,而建立RFID技術標準將產生“雙贏”的效果:對國家而言,建立這樣的標準,對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保障食品安全的溯源、食品安全危機預測和處理、反擊生物恐怖主義都有重要意義;對于消費者來說,RFID標準的出臺,不但可以保證吃得放心,而且一旦有食品安全危機出現,也可以時間鎖定問題節點,以保證及時挽回損失。
或許,這是我們應該呼吁和努力的方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