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訊 近日,上海市黃浦江上游發現大量死豬,初步推測源頭為上游的浙江嘉興。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日下午3點,全市已累計出動打撈船只233艘,共打撈死豬5916頭。考慮到死豬腐爛污染黃浦江水源的可能,打撈和水質監測工作仍在繼續。死豬部分來源于嘉興,大量死亡原因尚在調查中。生豬養殖在我國各地區比較普遍,大多數屬于私人養殖,那么養殖安全是否保障?中國安防展覽網記者搜集各地、各類養殖安全防范技術,一下為您展現。
大量死豬漂浮于黃浦江面(來源:新華網)
生豬養殖
黃陂:“電子眼”監控生豬養殖
只需對著電腦,就能監控全區45個大型生豬養殖小區的生豬飼養狀況。今年以來,武漢市黃陂區把電子眼裝進了豬圈里。不久前,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與黃陂區畜牧部門試點合作建立“生豬生產防疫網絡信息平臺”,以提高畜禽養殖小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政務辦公和行業管理信息服務電子化、網絡化。專家介紹,因生豬養殖小區都實行封閉管理,人工“查房”容易從外界帶入病菌,造成疫病監控難等問題,通過互聯網全程視頻監控,可以有效防止重大動物疫病和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
據了解,“生豬生產防疫網絡信息平臺”是以電信光纖網絡作為監控視頻傳輸載體,對在黃陂區畜牧局下屬的45個大型養殖小區進行遠程視頻監控監管,并可與下屬4個二級單位、18個獸醫衛生防疫站進行遠程視頻會議,提供綜合傳輸處理數據、語音、文字、圖表、動態圖像等多種業務。
通過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飼養員可以通過監控客戶端實時預覽豬舍監控圖像,了解生豬、種豬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問題時間解決,同時避免人工查看時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同時,通過互聯網可以對外地客戶提供實時預覽功能,專家通過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對養殖小區提供遠程指導和診療。
重慶:豬舍實行遠程監控系統
數字化的養豬場內,電腦自動喂食,自動判斷喂食數量和種類,豬兒還可以聽音樂……而在離各種家畜養殖場數百公里外,專家還通過高清攝像機進行遠程診斷與監控,做到早發現、早預防,降低養殖風險。
動動鼠標,看看顯示屏,專家遠程監控變成現實。在市畜牧科學院的遠程診斷與監控中心看到,墻上的一塊大屏幕一次可以同時看到四個視頻畫面,每個畫面的右上角,都標注了監控位置。
通過這樣的信息技術,遠的地方離榮昌有幾百公里,卻能在遠程診斷和監控中心隨時看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這一平臺,專家可以快速地對養殖場的狀況進行診斷與實時監控,預防可能發生的養殖風險。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清晰的畫面與采用了更為先進的信息化設備有關。據了解,每個監測點都設立了專門的診斷室,采用的是720P分辨率與18倍光學變焦的高清網絡攝像機3~10臺,并通過光纖專線保障圖像傳輸質量。
臨沭:監控系統助力電腦自動化養殖
臨沭朱倉農民陳秀玲通過電腦監控系統,實時監控豬欄豬兒們的情況,只要他輕點鼠標,機器就會自動完成添飼料、加飲水、溫度調控、空氣流通、糞便清理等繁瑣的養殖程序,這套微電腦自動化養殖設備不僅節約人力,還可避免人工飼養過程中的病毒攜帶和對豬群驚嚇減產難題,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和陳秀玲的生態養豬場一樣,該縣玉山、青云、南古等鄉鎮的二十余個養殖場都實現了養殖電腦自動化。
水產養殖
錫山區:物聯網智能控制養魚場系統
農業物聯網技術有利于節本增效,在現代化養魚場中也發揮著的作用。無公害綠色水產品“甘露牌”青魚的主要產地錫山區圩厙村,水產養殖面積2100多畝,全村有100多戶人家從事水產養殖,水產養殖的收入占全村農民總收入的50%以上。村里投入100多萬元在全市把物聯網技術應用水產養殖業,24小時對水產苗種繁育階段的水溫、pH值和溶氧量等進行實時監測預警。一旦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自動處理或通過短信迅速通知相關人員。據測算,使用物聯網智能控制管理系統養魚后,可節本增效20%左右,畝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極大地提高了漁民收入。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