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遭暴雨 拒絕擁堵智能交通保駕護航
2013年06月07日 10:21:54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點擊量:7331
導讀據中央氣象臺消息,6月7日,2013年高考首日江南東北部局地迎來大暴雨,而且整個高考期間都會有雨水相伴。建議各地考生及時關注當地天氣預報,選擇合理的出行方式。如今,在中國大多數城市,暴雨帶來的交通擁堵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主要阻礙之一。
中國安防展覽網訊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6月7日,2013年高考首日江南東北部局地迎來大暴雨,而且整個高考期間都會有雨水相伴。建議各地考生及時關注當地天氣預報,選擇合理的出行方式。如今,在中國大多數城市,暴雨帶來的交通擁堵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主要阻礙之一。
據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科學家牛文元的研究成果表明,因交通擁堵和管理問題,中國15座城市每天損失近10億元財富。同樣,10年來,我國智能交通實現跨越發展,為道路擁堵帶來福音。那么,暴雨帶來的高考日道路擁堵,智能交通能否傾力為莘莘學子保駕護航?
智能交通,便捷出行
近10年,是我國智能交通實現跨越發展的10年。智能交通在緩解我國城市交通擁堵,方便百姓出行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和應用直接服務于百姓出行,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水平,并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未來,我國智能交通還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以下羅列交通智能化出行方式及應用:
1、智能公交信號優先
智能的公共交通系統可以對公共汽車進行自動定位和跟蹤,糾正公共汽車的晚點和超時;可以對公共汽車在通過交叉路口時提供信號優先,使得綠燈提前或延長時間;可以通過安裝在公共汽車上的攝像機進行閉路電視監控、無線通訊和緊急處理等以增加乘客的安全感。
2、車載導航及時定位
車載導航能夠為我們清晰地指明方向,駕駛者行進在道路上就會心中有數,而不用再為找路左顧右盼,在提高行車效率的同時也讓行駛更安全。10年前,或許不少人還不知道車載導航為何物,而如今,這種產品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導航終端銷售了1212萬臺,其中車載導航一體機的銷售量達到700多萬臺。
3、不停車收費提優化通行
ETC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的英文縮寫。如今,全國有越來越多的高速公路收費站設有ETC通道,汽車不停車便能實現收費,這讓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大大提升。統計顯示,1條ETC車道的通行能力相當于1條普通收費車道的4倍。
2008年之后,安裝有ETC的車輛逐漸多了起來。目前,全國有24個省份實現基于國家標準的ETC建設與發展,共建設3700條車道,全國用戶數量已經超過460萬。在京津冀地區和“長三角”5省1市(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已經實現了ETC區域聯網運營。近日,交通運輸部還啟動了收費公路電子收費聯網運營與客戶服務規范編制工作。可以預見,ETC實現全國聯網運營之后,1張ETC卡片就能暢行全國各地高速公路。
細分系統,治理擁堵
隨著五大智能交通子系統和智能交通頂層系統的建成,基本可以實現交通管理可視化、交通組織科學化、交通運行有序化、信號配時合理化、指揮救援一體化、交通出行信息化的目標。
(一)交通事件檢測系統:自動檢測交通事故并報警
檢測范圍:主城區
在主城區重要路段、事故多發路段和22條下穿隧道,建設交通事件檢測系統。利用視頻圖像分析處理技術,對交通流量和交通事件進行系統自動檢測并及時報警,及時、準確發現車輛違法停駛、逆行、拋灑物等信息。
(二)干線路網交通流量視頻采集系統:視頻采集交通流量
采集范圍:中心城區主干道
在中心城區主干線上部署交通流量視頻采集系統。系統利用視頻圖像分析技術,以主干道交通流量、流速的實時采集為主,同時進行車牌識別、違法抓拍、交通事件檢測。
(三)交通視頻監控系統:可及時發現隧道積水
監控范圍:下穿隧道與重要路段
在原有視頻基礎上,針對主城區范圍內主要下穿隧道以及重要路段,新建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涂智說:“當突降暴雨下穿隧道出現內澇時,隧道內的交通視頻監控系統能夠及時發現。而設在高點的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將實現360度調整旋轉,全面可視化地監控整個片區以及小街小巷的交通情況。”
(四)交通誘導系統:實時發布路況信息
信息發布手段:誘導屏
主城區內環線、三縱三橫、11條放射線和進城主要路段,建立戶外交通誘導屏,主要采用圖形和文字實時發布交通路況信息、交通事故信息、交通管制信息、道路施工信息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