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 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1年8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19億輛。機動車保有量的急劇膨脹,在拉動國民經濟繼續向前邁進的同時,也給中國道路交通帶來無盡的煩擾——機動車違法、違章行為是造成交通事故和影響正常交通秩序的主要原因之一。為緩解這一矛盾,電子眼開始在全國各地的一些主要路口陸續上崗。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電子眼上崗。
網傳電子眼秘笈沒用 開車還需遵守規章制度
10月12日上午,網友“云想容”在一論壇發帖問道“永遠不被電子眼拍照的方法,真的假的?”。帖子稱:“有電子眼的路口在警戒線前后,都挖有菱形的槽子,里頭埋的是感應線圈。紅燈亮后三秒電子眼才啟動,如果開車壓線,照了張,不管是前輪后輪過線了,都不要動,一動就要觸發線圈照第二張照片。一般取證照片張是前輪過警戒線,第二張是后輪過警戒線,第三張是過對面路口的警戒線,三張齊備才會收到罰款通知單。”
帖子中還寫到:“據內部人士爆料,這個小圓點是稀土金屬制成的,在光的感應下會產生微弱的用于電子眼捕捉的微波信號,摳掉后妥善保存,電子眼怎么拍也拍不清楚牌照號碼了,待車檢的時候用雙面膠粘起,檢完了再摳掉。”
對此,警方有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并非一定需要拍三張照片才會受到處罰,只要能證明當時是紅燈且機動車過了線,一張照片就能進行處罰。一般來說照片不超過三張,有時候要三張照片是需要相互印證。而車牌上的白色圓形點,只是一個分隔符,用于區分字母與其后面的數字,同時也起到一定的防偽作用,并不是電子警察拍攝的對焦點。若遮擋或者摳掉該小圓點,不僅影響不了電子警察的拍攝,而且屬于遮擋或篡改、損毀機動車號牌的違法行為,將會受到罰款和記分處罰。
電子眼抓拍幾種常見違法行車情況為免收罰單,大部分車主都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但總有些喜歡鉆空子的人,想方設法逃避電子眼拍攝。為了下面幾種情況在日常就屬于比較常見的幾類,想要不被電子眼抓拍到,那么,就應該嚴于律己,平時遵守交通規則。
1、違規占用專用車道和非機動車道
駕車出行應嚴格按照規定的道路行駛,一些車主為圖省事不想排隊等待紅燈,違法進入公交車專用車道,甚至是侵入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以此來躲避電子眼的抓拍。目前,鄭州多數電子監控對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的車輛進行抓拍。
建議:駕駛人在進入一個路段前,注意觀察交通標志標線,避免進入公交專用車道和非機動車道。
2、晚上打開后備箱
一到晚上,揚州汽車西站南站臺附近總會有很多出租車掀開后備箱候客,這些司機是在耍小聰明。“新交規實行后,如果司機因為你是近途而拒載,你可以投訴他。”除此之外,抬起后備箱也是為了防止被附近的探頭抓拍到。“公交站臺旁邊本來就不可以停車,如果有探頭拍到的話,是要交罰款的。”何師傅表示,這么做確實是行內不可說破的“公開的秘密”。
建議:一位交警表示,如果遇到布條遮號牌的行為,是必定要嚴懲的。“按照新交規的處罰規定,是要扣12分的,駕駛員也要被嚴懲。”而掀開后備箱這種行為,本身也是一種不誠信的行為,比較容易出現一些糾紛。所以,司機駕駛車輛還是不要出現以上情況為好。
據警方介紹,故意遮擋機動車輛號牌,是一種性質嚴重的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規定,機動車號牌應當按規定懸掛并在普通肉眼的視力能力內,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擋、污損,在號牌上做任何改動都屬違法行為。此類機動車駕駛人有恃無恐,不擔心被拍照,因而駕車時會出現超速、隨意變道、違法停車等,這隨時可能引發交通事故。如果乘客在車上丟了東西,也很難找回。“車牌號都無法確定,實在是比較危險。為了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一定要小心為上。”
3、逆向行駛
這種違法行為主要發生在單行道或經常出現車輛排隊的路口,這種違法行為車主的主觀故意成分比較大。
建議:在進入不熟悉的道路前,注意觀察路口是否有禁行標志,避免逆行。
4、隨意變更車道
路口違法變道借道也是一種常見的電子眼抓拍情況,比如該直行的左轉,該左轉的直行,該右轉的直行,該直行的右轉和違法掉頭等。有些司機已進入導向車道,但因行駛方向有誤,又不想按導向行駛,不走又不行,走了又不對,于是突然變道,這就極易被電子眼拍到。
建議:駕駛人在接近路面較寬的路口特別是準備左右轉彎時,應注意觀察路面導向箭頭標線,提前并入所需行進方向的車道,避免來不及變道被拍照。
在嚴厲的新交規下,如何避免各種交通違法行為的發生?駕駛人在行車過程中,首先要有較強的交通安全意識,其次是學習基本的交通法律、法規知識,養成良好的駕車習慣,一旦發現有交通違法,一定要弄清楚、搞明白,不要只是交錢了之。
對此,車主應養成定期查詢違章的習慣,定期上網查詢,或直接到交警各大隊違法處理大廳,通過電子警察自助查詢機查詢交通違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