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近日,在由中國照明行業峰會上,業內專家提出,LED照明已度過市場導入期,正處于渠道和品牌競爭期。近年來互聯網經濟異軍突起,照明行業傳統渠道模式在某種層面上已成營銷負擔,渠道商也出現了新的競爭特點。廠家要打好渠道爭奪戰,必須在渠道建設上進行創新和優化,抓住機遇,創新模式,才能成為真正的渠道。
中國三星公關宣傳部有關人士10月28日表示,三星電子為了實現更加有效、集中的運營戰略,停止韓國以外的LED照明運營業務,今后將以韓國國內為中心進行資源整合。LED組件的相關事業,將繼續在三星電子DS(半導體)部門的LED事業部進行。
近年來,廣東東莞借助“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試點,在LED照明領域的推廣中成效顯著。新市場與新應用、微電子與光電子攜手、技術提升與成本降低等新概念層出不窮,LED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也讓正在轉型的東莞半導體照明產業,找到了下一次騰飛的著力點。
LED照明市場崛起
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的統計數據,2013年我國LED應用產值達到2068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通用照明產值696億元,占應用產值的34%,顯示通用照明已經成長為LED重要的應用領域。紅塔證券據此預測,2014年、2015年我國LED通用照明產值將達到1154億元、1800億元,同比增長66%、56%。這意味著,在經歷了2009年~2010年的*擴張以及2011年~2012年的行業低谷之后,LED通用照明的千億市場正在開啟。
LED照明通用市場容量
LED產業鏈
在LED的照明優勢日益明顯的同時,政府也對LED給予了大力的政策扶持。2009年初,科技部啟動了促進節能減排、推動產業規模的“十城萬盞”LED應用示范工程。該工程預計,通過前期試點階段的引導,至2015年我國將形成成熟的市場推廣模式,達到全國30%通用照明采用半導體照明,預期年節電1400億度,并創造100萬人以上就業。
而傳統照明的另一大主要產品白熾燈,則早已經入了淘汰階段。根據發改委2011年發布的《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我國將分階段對白熾燈進行淘汰。其中,從今年10月1號起,禁止進口和銷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到2016年10月1號起,禁止進口和銷售15瓦及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熾燈。這意味著2016年10月之后,我國基本上停止銷售和進口白熾燈。
智能照明開辟LED照明新思路
智能照明隸屬于智能家居的范疇,智能家居則被認為是未來等量甚至超越智能手機的一個市場。近年來,在智能家居的熱潮下,智能照明也逐年升溫,大量企業爭相進入,試圖分得一杯羹。
國外方面,飛利浦、GE等照明巨頭紛紛推出新款智能球泡,尋找轉型方向。國內企業中,不但有照明企業和LED產業鏈企業涌入其中,甚至連京東和小米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也開始玩“跨界”。
“LED大的好處在于每個燈珠都可以單獨控制,可以用手機來控制明暗和色彩的變化。這可能是照明應用方面未來大的市場。”三雄極光市場總監王軍表示。
飛利浦的Hue是目前智能照明市場的明星產品。據了解,這一產品不僅可調光、調色,而且可根據需求通過iOS或Andriod軟件端進行訂制。同時,飛利浦新推出的智能照明軟件平臺,則能夠讓用戶完成不同場景的智能產品控制,在戶外和室內隨時連接系統內的LED照明設備。
近年來版圖日益擴張的小米也不甘寂寞,于今年10月中旬發布了4款智能家居產品,其中就有一款名為Yeelight智能燈的照明產品。相關報道顯示,Yeelight是一家智能照明創業公司,并于今年年初完成A輪融資,小米是其主要的戰略投資人。據Yeelight創始人姜兆寧透露,與小米合作的這款燈泡是經過定制的,頗有些“小米”意味,只支持通過小米路由器聯網來完成控制燈泡的操作。
招商證券分析師黃瑜表示,智能照明的本質是電子化和網絡化,不僅可以實現照明系統的智能控制,實現自動調節和情景照明的基本功能,同時也是互聯網的一個入口,從而衍生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智能照明的未來看起來十分美好,不過目前現有智能照明系統的各部分之間,從控制平臺、控制協議到光源產品,由于沒有統一的產品標準,導致產品呈現分散化、碎片化的特點。僅控制協議而言,目前市面就有WiFi、藍牙、ZigBee及NFC等幾種,控制平臺也有蘋果、安卓等可供選擇。顯然,智能照明的未來仍然需要全產業鏈的通力協作。
LED照明企業該攻還是守?
在多數行業人士口中的“攻”與“守”是相互依附的,要“守”得先“攻”,要“攻”得先“守”,更多只是相對而言,答案實則難明。再來看看,一些業內人士一直都在質疑部分企業是因為過于“攻”、急于“攻”而提前倒下,并進而去質疑“攻”,這是相當片面的。
“守”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攻”,是為了積攢力量,是為了等待爆發。要知道,在競爭愈發激烈的LED照明市場,尤其是對想在渠道有所建樹的照明企業,如果選擇傳統意義上的“守”,那就代表將機會拱手相讓,甚至會走向毀滅。
當然,對于當前照明燈飾企業來說,“攻”與“守”是戰術,戰術的背后則隱藏著企業的戰略。企業只有明確的戰略,才能有明確的戰術。“似攻似守”或者“進可攻、退可守”看上去很美好,實則是企業戰略不清晰的表現。
任何形式的“攻”不能脫離企業的發展實際,不能“好大喜功”、亦不能“唯唯諾諾”;任何形式的“守”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讓企業發展僵化。企業的生命與健康是十分寶貴的,“傷筋動骨一百天”,如果傷到企業之根本,錯過行業發展的機會窗口,那就不是一百天的事情,而是生存與毀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