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線城市智能交通市場前景廣闊 車時代來臨
2014年12月25日 19:17:05來源:東莞時間網點擊量:1707
導讀智能交通產業發展迅猛,從一個不引人注目的行業,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前景的熱點行業,在行業內一批企業迅速崛起的同時,也引來通信、IT、家電、安防等行業企業的關注,紛紛進軍智能交通產業。這,是很正常的行業滲透現象。在傳統觀念中,智能交通是一個“小行業”,其實是一個巨無霸行業,至少未來是。這可能也是一批國企和擁有軍工背景的“國字號”企業,躋身于這一行業主要原因。
【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 智能交通產業發展迅猛,從一個不引人注目的行業,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前景的熱點行業,在行業內一批企業迅速崛起的同時,也引來通信、IT、家電、安防等行業企業的關注,紛紛進軍智能交通產業。這,是很正常的行業滲透現象。在傳統觀念中,智能交通是一個“小行業”,其實是一個巨無霸行業,至少未來是。這可能也是一批國企和擁有軍工背景的“國字號”企業,躋身于這一行業主要原因。
國內智能交通行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相關研究表明,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和智慧城市相關政策的落實,智能交通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廣闊,行業發展將迎來持續穩定的增長期。現代社會已經進入“車時代”,未來,一切圍繞車而開發的產品,都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應用空間。智能交通當然是*。
產業動向:2015年產業規模有望達1000億元
智能交通產業正獲得來自政府政策到企業投資等多方面的推動,特別是全國性的智能交通系統規劃有望制訂并出臺。受益于鼓勵政策逐步落實,國內智能交通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理事長吳忠澤估計,到2015年,我國智能交通產業有望達到1000億元規模。
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已達42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44萬公里;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0.3萬公里,其中,高鐵運營里程已達1.1萬公里,在建規模1.2萬公里。這被認為是智能交通產業發展的“肥沃土壤”。
智能交通背后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中科院院士何積豐介紹,智能交通涉及到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控制技術、計算機處理技術等高新技術。這一智慧產業的細分領域涉及到硬件設備、定位與通訊服務、增值業務與服務等產業環節。
調查顯示,國內目前從事智能交通相關的企業超過了2000家,有關政策在直接驅動著市場對視頻、安防、監控、電子收費等設備以及各種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等方面的需求,預計到2020年國內智能交通領域的投入也將達到上千億元,智能交通產業將進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軌道。
趨勢分析:二三線城市智能交通市場機會大
如今,一線城市及東部沿海和經濟發達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設已初具規模,而中西部地區的智能交通主要還集中在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城市內部的智能交通系統有待于繼續建設和完善。專家認為,智能交通建設將加大發展力度深入二三線城市,總體市場規模增長迅速。
據統計,未來5年內,中國將有200個以上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揮中心。國家智能交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關積珍指出,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擁堵,居高不下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亟待提升的交通服務水平是促使智能交通需求在二三線城市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稱,根據產業發展階段和市場現狀,以及二三線城市智能交通建設的切實需求,智能交通系統總包服務、導航定位服務、車聯網和感知設備四大類行業應用將有很大市場機會,一線城市相關企業可提前進行技術創新和市場戰略布局。
衍生:產業掃描
14省市ETC聯網:目前全國不停車收費系統ETC聯網工作進展順利,已有14省市之間的省界收費站已全部改造完畢并通過檢查測試。
明年產業規模1000億:受益于鼓勵政策逐步落實,國內智能交通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到2015年,我國智能交通產業有望達到1000億元規模。
智能交通企業超2000家:國內目前從事智能交通相關的企業超過了2000家,有關政策在直接驅動著市場對視頻、安防、監控、電子收費等設備以及各種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等方面的需求。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