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 今天是農歷臘月二十三,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小年”,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干干凈凈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當然了,過年少不了煙花來烘托氣氛。隨著小年到來,多地進入煙花的銷售旺季。各地鞭炮開始解禁,但是仍然要注意安全為上。不光是燃放的地點,包括選擇鞭炮的時候也要注意,有的鞭炮因為質量層次不齊,也存在不少隱患。公眾在選購時也要注意,切勿貪小便宜,釀大禍。
小年到煙花解禁 但安全仍亟需關注(圖片來源于百度)
遼寧抽檢25批次存隱患
遼寧省通報煙花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抽檢176家企業生產的300批次產品,25批次產品不合格,產品質量抽樣合格率為91.7%。
本次抽查,質監部門對煙花鞭炮產品的外觀、標志、包裝、引火線、藥量、結構和材質、藥種、燃放性能等項目進行了檢驗。其中,主要產品類型的組合煙花類產品質量抽樣合格率為93.0%;噴花類產品質量抽樣合格率為92.3%。產地抽檢結果顯示,主產地湖南省生產的煙花等產品質量抽樣合格率為93.2%;江西省生產的煙花爆竹產品質量抽樣合格率為83.7%。
四大“隱疾”
1、標志不合格燃放、存儲有隱患
不合格表現本次抽查有18批次煙花產品標志項目不合格,主要表現為缺少生產日期、總藥量、計數量等信息。
有何隱患產品標志是明示煙花產品性能和指導使用者正確燃放或存儲產品的重要說明,如果缺失,將為燃放、存儲帶來隱患。
2、引燃時間不準燃放安全難保障
不合格表現本次抽查有17批次產品引燃時間不合格。其中9批次鞭炮類產品引燃時間過短,8個批次組合煙花產品引燃時間過長。
有何隱患引燃時間是從點燃引火線至引燃主體的時間,引燃時間過短,極易造成燃放者點燃后無法及時撤離而炸傷;引燃時間過長,容易誤導消費者走近觀看而被傷害。
3、燃放性能不達標產品易炸筒
不合格表現本次抽查有4批次產品燃放性能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卷筒厚度不足,紙張強度不夠,紙筒受潮或者未曬干;使用劣質發射藥、發射藥儲存不當導致發射高度不夠。
有何隱患產品在產區倉庫回潮,影響產品發射藥威力及產品紙筒強度,造成低炸;加工質量不合格造成產品串火,引起低炸或者炸筒。
4、藥量超標碎片易引發事故
不合格表現本次抽查有1批次鞭炮類產品藥量不合格。有何隱患藥量超標會帶來嚴重安全隱患,產品藥物超量,威力增加,碎片極易引發事故。
選購時要擦亮雙眼“三看”很關鍵
絢麗多彩的煙花、噼里啪啦的爆竹,總是過年*的點綴。但因選購、燃放煙花爆竹不當,易致人受傷甚至致殘。所以“一看”是觀察煙花鞭炮的外包裝,生產廠家的廠名廠址等要素是否齊備。應拒絕購買、燃放白皮炮等三無產品。“二看”是注意產品燃放等級,并閱讀燃放說明。A級或B級煙花危險系數較高,須由專業燃放人員燃放。普通消費者可以購買“個人燃放類”的C級或D級煙花爆竹。“三看”是留心燃放環境,盡量選擇平坦地面。遠離加油站、變電站、高壓電塔、燃氣加壓站等設施。
希望消費者合理選購煙花,在營造喜慶祥和的傳統年味外,勿忘“安全”這根弦。同時在燃放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禁放區域,為了自己與他人的安全,公眾千萬不能在車站機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建筑工地、加油站等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工廠倉庫等七類區域為“禁止燃放區域”,在任何時間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結語:燃放煙花固然可以烘托節日氣氛,讓過年更熱鬧,但是安全問題也不能輕易忽視,過年,一家人齊聚團圓的時刻,不要因為燃放煙花造成事故才好。公安部門也提出倡議,街道、居委會、物業等基層組織單位,加強對禁放區域煙花的安全監管,切實落實各有關部門和基層組織的責任,確保禁放區域確定到位、公示到位、監管責任落實到位。積極引導市民倡導依法、文明、安全燃放煙花爆竹,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各類煙花爆竹事故、案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