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視點跟蹤】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將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在兩會過程中,不少身處科技領域的人大代表也提出了物聯網、大數據等相關的提案。
關鍵詞一:中國制造2025
李東生:實業轉型成敗成重要經濟指標
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CEO
具體提案 2016年將是挑戰與機會并存的一年。經濟發展放緩的趨勢仍將延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企業盈利能力受到影響。同時也應看到機會,中國依然是經濟發展的中心力量。
2016年作為“十三五”規劃、“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開局之年,中國實業的轉型成敗將成為衡量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
作為中國企業實業代表的TCL,也將在2016年緊盯目標,轉型突破,昂首化。首先會夯實基礎,全面提升產品技術能力、工業能力、品牌和化經營能力以及互聯網應用、服務能力;通過“雙+”轉型戰略,建立新的商業模式,實現化的智能產品與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定位目標,堅守實業,挺起中國經濟脊梁,同世界經濟同進步。
點評 關于“中國制造2025”,英國金融時報網發表的題為《“中國制造2025”走向成功的關鍵》的文章讓筆者感觸深。
我們日益清楚地看到,中國的經濟轉型將是極為痛苦的過程。然而,若要首先提高一些領域停滯不前、甚至下滑的工業競爭力,轉型是繞不過去的道路。轉型對中國經濟的良好運行以及消費情況起著決定作用。好在服務業高速增長,但還不足以提供大量穩定且薪資優越的工作職位來促進消費。工業仍然是中國的“核心實力”,這一點在德國亦是類似的。中國只有保持工業上的優勢,才能長期實現高遠的增長目標。
中國為此投身于技術革新。中國的關鍵詞是“中國制造2025”。這是正確的開端,因為正要跨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的門檻。誰不參與新的工業革命,誰就會被甩在后面。主要動力之一將是工業的數字化。
關鍵詞二:智能家居
雷軍: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業標準
全國政協委員、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
具體提案 雷軍認為,物聯網是個巨大的臺風口,是當前世界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之一,物聯網也是中國從和美國并肩移動互聯網時代,到超越美國*的佳契機。以智能手機為中心的智能家居產業已經成為物聯網的核心應用領域,而標準化則成為科技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
據Juniper Research等市場調研公司預計,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到2017年將達到600億美元,復合增速為19%。到了2018年,光是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就將有望達到近1400億人民幣。
但與此同時,智能家居國家標準缺失,成為制約智能家居產業發展的瓶頸。
但智能家居的行業標準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由于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的多樣性、個性化和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導致了各廠商的技術路線、通訊協議和使用標準非常之多而且差別很大。在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的情況下,不同領域、不同企業之間各自為戰各成體系,智能家居產品五花八門,很難實現系統兼容、信息共享以及互聯互通,對整個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不利。
因此,雷軍建議,在國家標準委的主導下,由行業主管部門工信部牽頭,按照急用先立的原則,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業標準,以促進智能家居產業健康發展。
同時,還應開展物聯網跨界創新重大應用示范,以點帶面,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加大各行業對跨界融合創新的研發投入,開展物聯網產業創新工程的重大示范應用,推動關鍵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產業化。
點評 不但雷布斯,華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葉江也提案期待智能家居國標出臺。
在智能家居行業,存在不同的發展方式,尤其以系統化和單品化的爭論頗多。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理由,但回歸智能家居的本質上來講,智能家居系統才是發展的未來,比單品化更具有優勢。
用戶追求智能家居體驗,需要的是一個、立體化、智能時尚的智能家居生活。這就需要智能家居多個設備協同工作滿足用戶的需求。一般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統包括電器控制、照明管理、環境調節、安全保護等多個方面,構成一個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態鏈。所以,統一標準很重要。
關鍵詞三:無人駕駛
李彥宏:聚焦無人駕駛政策法規
百度CEO李彥宏
具體提案 正因在2015年底,百度在國內完成了無人車路測,于是李彥宏今年提案之一便聚焦于無人駕駛車這個當前炙手可熱的科技成果。李彥宏表示,無人駕駛車具有巨大的節能潛力,在減少交通事故、改善擁堵、提高道路及車輛利用率等方面意義深遠,并可直接帶動智能汽車后市場等產業的快速發展。
但相比無人駕駛技術的節節推進,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卻對于無人駕駛車的發展還有很大調整空間:一方面,現有汽車行業的相關行業標準、技術標準、法律法規及保險等都不適用于無人駕駛車;另一方面,無人駕駛相關的地圖內容、測繪資質等規定也阻礙了無人駕駛車的發展。
因此,李彥宏在提案中建議,我國應從國家層面對無人駕駛予以重視,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做好頂層設計和科學規劃,并盡快修訂和完善無人駕駛相關的法律法規,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測試和商業化應用提供制度保障
點評 當前,無人駕駛汽車在我國立法上是一個空白點。汽車屬于機動車的一種類型,而機動車要求人來駕駛。無人駕駛汽車一旦上路,將存在法律方面的爭議。
無人駕駛汽車不可能完全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特別是道路上還有傳統汽車的存在。發生交通事故,是由汽車制造商還是無人駕駛系統軟件商亦或車上乘客承擔責任?與此相關,遭遇事故后的汽車保險與賠償如何適用法律,也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推進無人駕駛立法勢在必行。
關鍵詞四:大數據 劉漢元: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農業大數據平臺是實現“智慧農業”關鍵
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
具體提案 “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確定了大數據發展的國家頂層設計,大數據與農林牧漁等傳統行業的結合已是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劉漢元介紹說,“‘智慧農業’已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關鍵詞,讓大數據這個‘現代工具’充分發揮在我國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已變得至關重要,刻不容緩。”
點評 今年的兩會,大數據真可算是一個高頻詞。
除了劉漢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提出,應當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技術促進居家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在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中,收集、分析和解決大量分散居住老年人群的養老需求是重要基礎。”
還有代表委員建議兩會也應采用大數據技術。吳仁彪委員認為,應建立兩會大數據平臺,充分收集兩會代表委員在兩會期間的各種意見和建議,包括議案提案,大會和分組會議發言完整話音,媒體采訪話音視頻數據等。
但在國內,擅長大數據技術的多為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而非政府。如何將二者打通,實現技術共享成為大數據在政府推行的難點。
關鍵詞五:機器人
袁輝:完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小i機器人CEO袁輝
具體提案 在“互聯網+雙創+中國制造2025”催生的這場“新工業革命”中,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為其核心。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本地化的大規模商業應用——智能機器人領域積累了強大的競爭優勢,這些優勢屬于原始創新,對其他國家來說,形成了很難跨越的行業壁壘。
希望政府對待新興產業能夠發揮創新性管理,將智能機器人的發展作為重點支持范疇、以政府行為引導市場,讓中國目前所累積的優勢在政府、產業所形成的合力下,繼續*。
點評 機器人的發展程度很大一部分取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增長程度。從2015下半年到2016,人工智能領域熱鬧非凡,深度學習算法不斷革新,重要技術頻頻突破。而馬上要進行的谷歌人工智能和圍棋大師李世石一戰備受期待。
隨著人工智能越來越智慧,科學家口中的“奇點”是否會來臨?借著人工智能的風口,相信機器人產業會在2016年取得突破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