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視點跟蹤】 在8月24日開幕的第十六屆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峰會上,企業“大佬”共聚一堂,以論壇的形式,就創新型人才與中國教育、創新與共享——青年如何未來、從移動到AI——人工智能引爆點三個話題展開了激烈談論。
大佬共聚第十六屆亞布力夏峰會論人工智能發展
作為時下熱門的話題,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已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而同樣是當下為新潮的高科技玩具,具發展前景的專業工具——無人機,也早已不再是神秘的科技神器,隨著無人機行業的發展與普及,無人機已日漸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和視野中,這兩者在一起,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趙國成在開講的前沿科技論壇上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演講。
趙國成認為,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未來人類同機器人一起工作、一起參與體育競賽等活動是完全可能的,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的勞動主流。對于未來航空產業的發展趨勢,他表示一定是以無人機為主,有人機為輔。當下,人工智能的數據量正在積累,無人機智能化研發也在不斷深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無人系統領域的融合應用,為無人機添加新的大腦——人工智能系統(AI),是大勢所趨,兩者的結合將極有力地促進無人機在眾多行業中的發展進程,并顯著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
以人工智能技術中的機器視覺技術為例,目前已有大量的無人機企業在對其進行探索,易瓦特也不例外。據了解,易瓦特目前已經研發運用了的雙目視覺避障技術,讓無人機長出了和人類一樣的“雙眼”,并且具有深度感知能力。這項技術,利用相機,模擬數字
轉換器(ADC)和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功能,通過雙目視覺差計算環境深度,以此計算障礙物和飛機的相對位置、距離。其優勢體現在,在遠距離,以雙目視覺視角能保證三維信息,再結合人工智能的算法,無人機便可以做到在無人控制的情況下自主檢測周圍環境、自主避障并選擇出佳路線。這樣一來,無人機能在環境變化的過程中學會維持穩定,找到方向,自動選擇佳路徑到目的地,結合城市環境的數據分析來判斷無人機飛行的安全情況,從而預估無人飛行的風險,將無人機出行風險降到低。
對于作業環境惡劣、飛行強度大、危險系數極高的工業級無人機來說,融入更多AI技術,使其變得更加聰明智能,意味著無人機真正實現了對人類能力的延展,達到自行完成工作任務的目的,應用在實際操作中,則表現為在巡查巡檢類工作中會自動對設備狀態進行評估,發現是否有隱藏的裂縫,外部損傷,漏水,零部件松脫或涂層不均勻等情況發生;在警務救援行動中,能自動分析無人機航拍圖片,迅速辨認并尋找出失蹤人員等。
“無人機 人工智能”發展已上升至國家戰略。今年五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了《“互聯網 ”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文件明確提到,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無人系統領域的融合應用,發展無人飛行器、無人船等多種形態的無人設備。加快消費級和行業級無人系統的商用化進程,完善無人飛行器等無人系統的適航管理、安全管理和運營機制。支持微型和輕小型智能無人系統的研發與應用,突破高性能無人系統的結構設計、智能材料、自動巡航、遠程遙控、圖像回傳等技術。以需求為導向推進智能無人系統的應用示范,提升無人系統的智能化水平,推動在物流、農業、測繪、電力巡線、安全巡邏、應急救援等重要行業領域的創新應用。這是國家出臺的關于無人機行業的重要支持政策,意味著該行業發展已上升至國家戰略,行業高增長格局已經確立。
總而言之,無人機無疑是人工智能風口下創業和投資圈的明星領域。當然,讓無人機 人工智能真正運用于生活和產業的場景還有長的路要走,而深度學習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可能使其更快與現實接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