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視點跟蹤】8月31日,由深圳市機器人協會主辦的NEPCON智能服務型機器人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中國安防集團研究院院長梅濤在會上發言,表達了對未來短期內專業服務機器人發展的看好。他提到在專業服務機器人中,安防機器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應用領域。
梅濤談服務機器人 安防領域應用重要
安防機器人行業需求 梅濤表示,目前層出不窮的各種安全事故讓安全防范和安保服務都成為了世界性的難題,而社會的開放性、流動性和多元化也讓公共安全形勢日趨嚴峻,所以人們對安保的需求越來越高。
傳統安保行業大致可以概括為人防、物防和技防。人防,顧名思義就是人自己去巡邏。而不夸張地說,人本身就是一個不可靠的機器,會有負面情緒,監守自盜、思想麻痹都是隱患,而且在巡檢工作中不易實時監督,還存在招聘難、流動性大等問題。物防,就是物理防御,簡單來說,就是在需要防范的地方裝上防盜窗等物理屏障,但是這種方只能被動防范,無法主動應對,只能推遲危險的發生,不能長期防御。技防,就是在需求地點安裝攝像頭等設備,傳統的視頻監控系統均為固定安裝,不僅容易被破壞,還存在死角,發生經請示不能及時進行現場處置,對阻止*和警情擴大的作用有限。
上述傳統安防的缺點是實際急需解決的,而從市場前景看,我國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從2007年的1400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4900億元,行業發展速度十分高。結合目前安防的缺點和市場增長來看,構建一種新的安保系統是有實質性需求的。
有沒可能把機器人結合安保,構建新的安保系統?
安防機器人技術發展分析 根據WEBOFSCIENCE和CNKI數據庫的數據顯示,上對安防機器人的研究從1991年就開始起步了,比中國早了十年左右。
上安防機器人的研究從1996年起就開始了迅速發展,而中國在2001年才有明顯起步,隨后保持了穩定發展。雖然中國安保機器人起步比國外晚了十年,但進入成長期只晚了五年。
中國從2009年起成為*二大論文產出國,發展迅猛。美國在發表論文總數方面處于地位,主要在大學研究,前瞻性較強。日本在申請方面,主要在大企業研發,實用性較強。
由此來看,無論中國還是上,對安防機器人的研究都已經進入了一個“欣欣向榮”的狀態。
安防機器人需要哪些能力? 安保機器人要具有抵近偵察和主動介入能力,才能給安防行業帶來動靜結合的立體智能安保服務。導航定位、圖像傳輸、智能識別和運營管理軟件等關鍵核心技術都需要攻克才行。
復雜環境下的低成本導航定位
傳統的電磁尋跡法雖然簡單可靠,但是只能沿著固定的路線行駛。衛星導航方法雖然位置信息準確,但信號容易被遮擋。慣性導航和行為推算都存在累計誤差不能長期連續使用。高精度激光雷達目前看來比較合適,但是價格十分昂貴。
綜上所述,對于安防機器人來說,復雜環境下的低成本導航定位技術是一個難題。
梅濤表示,對多種導航定位的方法進行有效融合,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根據環境特點,結合用戶對導航精度、實施成本和可靠性等級要求,提供佳的導航定位方案即可。
多通道高清圖像無線傳輸
傳統的無線傳輸方法存在的弊端也不少,比如,在室外構建全面覆蓋巡邏路徑的WiFi節點工程量大,多節點切換配置復雜。如果利用無線通訊4G網絡,流量消耗巨大,運行成本高昂。雙向無線圖傳設備可以進行點對點的無線圖像傳輸,但是在多臺機器人同時運行時存在頻段有限、互相干擾的問題。
對于這個傳輸問題的解決,梅濤在演講中表示,主要也是用集成的方式。通過對WiFi、4G和無線圖傳等多種無線通訊技術的集成,根據應用場合的無線通訊條件選擇或建立合適的無線通訊方式。
智能識別與警情判斷
智能識別和警情判斷是應用安保機器人的目標,智能識別以圖像識別技術為基礎,并與聲音、振動、溫度、易燃易爆氣體傳感器進行信息融合,能夠通過智能推理進行安保狀態判別,實現安全預警。
由于安防機器人能夠抵近偵察,所以傳感器的識別能力將大大提高。
異常識別對于安防機器人也十分重要。異常行為的識別主要是針對攝像機中獲得的含有人的運動圖像序列進行分析處理,能在遠距離或低視頻質量下實現異常判斷,與人臉識別技術形成互補,根據身份認證和行為識別兩部分的結果評估安全系數,當超過閥值時馬上啟動安全預警程序。
安防機器人運營管理平臺 對于安防機器人來說,一個可靠的運營管理平臺是*的。安保機器人運營管理平臺主要包括視頻與傳感數據監控、危險報警與安全預警、任務調度與運行狀態監控、機器人遠程操控等功能模塊。
機器人運營管理平臺應該由接入層、服務層、應用層和展現層組成:
接入層的任務是實現對各類機器人的信息對接,獲取機器人的實時信息和狀態,并實現對機器人的控制。
服務層需實現各類后臺支撐服務,包括語音識別、視頻分發、報警流轉、任務調度等。
應用層是基于業務管理的應用實現,包括現場的音視頻交互、報警信息的展現與處理、媒體信息的播放等。
展現層為瀏覽器和手機的應用客戶端,基于不同終端實現相應的操作功能。
如果如梅濤院長所言,服務機器人在未來3-5年能夠快速增長的話,那么安保則會成為專業服務機器人市場的中流砥柱,我們對于安全的需求永遠是剛需,這方面如果有所突破,那么對于未來的安保行業將是一件不錯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