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機器人在制造業和工業領域被大批量應用,包括現在非常熱的機器換人和自動化升級改造。服務機器人作為和工業機器人相對應的領域,在軍事、服務和娛樂各個領域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逐漸取代人類的一些工作。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個國家在發展機器人,其中25個國家400多家企業涉足服務型機器人領域,如能力風暴專注于教育機器人、iRobot專注于家庭服務機器人、Intuitive Surgical致力于醫用機器人、Aldebaran SAS專業提供個人機器人、Boston dynamics則主要開發軍用機器人,并誕生了類似iRobot掃地機器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等革命性的商業化產品。
在北美、歐洲和亞洲,迄今超過7種類型計40余款服務型機器人進入實驗和半商業化應用。在服務機器人領域,處于發展前列的國家中,西方國家以美國、德國和法國為代表,亞洲以日本和韓國為代表。歐盟已啟動大民用機器人研發項目,到2020年將投入28億歐元研發用于醫療、護理、家務、農業和運輸等領域的機器人。
1、美國
美國是機器人的發源地,美國的機器人技術在上仍一直處于地位,其技術全面、先進,適應性十分強,在軍用、醫療、家用服務機器人產業都占有的優勢,占服務機器人市場約60%的份額。根據評估中心(World Technology Evaluation Center,WTEC)的評估結果,美國服務機器人在如下領域保持地位:機器人室外導航、機器人體系結構(控制、機構和計算的集成)、以及部分服務和個人機器人領域。
美國服務機器人市場特征:通過較低端、實用性高的服務機器人先期開拓市場。以吸塵器、草坪修正機器人為特征。美國無疑是在服務機器人產業化方面做得好的國家,iRobot公司的Roomba、ConnectR和PackBot等、Adept公司的Mobilerobots,Boston Dynamics公司的BigDog都是世界的家用/特種服務機器人產品/品牌。
2、歐洲
根據WTEC評估結果,歐洲在結構化環境的移動技術,包括城市交通領域保持。歐洲還在助老和家庭服務機器人領域資助了重大計劃,先后推出聯合空中力量能力中心(JAPCC)的無人機系統飛行計劃(Flight Plan for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歐盟第七框架計劃(FP7)、歐洲機器人研究路線圖等。
德國向來以嚴謹認真稱世,其服務機器人的研究和應用方面在世界上處于公認的地位,其開發的機器人保姆Care-O-Bot3遍布全身的傳感器、立體彩色照相機、激光掃描儀和三維立體攝像頭,讓它既能識別生活用品,也能避免誤傷主人;它還具有聲控或手勢控制、有自我學習能力,還能聽懂語音命令和看懂手勢命令。
法國不僅在機器人擁有量上居于世界前列,而且在機器人應用水平和應用范圍上處于*水平。法國政府一開始就比較重視機器人技術,大力支持服務機器人研究計劃,并且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特別是把重點放在開展機器人的應用研究上。
3、亞洲
根據WTEC評估結果,日本和韓國在機器人移動技術、人形機器人和部分服務和個人機器人(包括娛樂)領域處于位置,中國緊跟其后。
日本政府對機器人發展執行了持續支持的戰略,上世紀80年代后,先后有極限作業機器人計劃(1985-1990年)、微型機器人計劃(1991-2000年)、仿人機器人研究計劃(2001-2003年)、大大特計劃(2002年至今)與阿童木計劃(The Atom Project)等。日本服務機器人市場特征:納入國家戰略的服務機器人全面發展規劃,以仿人機器人、智能玩具機器人和專業救災救援機器人為主要特征。
韓國將服務機器人技術列為未來國家發展的*“發動機”產業,把服務機器人作為國家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行重點發展,對機器人技術給予了重點扶持。韓國服務機器人市場特征:以服務機器人為機器人產業重點的政府主導型規劃,以智能化家政機器人為主要特征。
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我國服務機器人產業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誕生一些服務機器人產品,教育機器人、迎賓機器人、清掃機器人、導游機器人、智能輪椅等,以及一批服務機器人,如能力風暴、哈工大、妙手機器人、新松機器人、科沃斯等。目前,國家已明確提出服務機器人產業五年的總體發展目標:到2020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
整體而言,上服務機器人主要由美、日、中、德、韓五國主導著技術的研發。技術發展主要趨勢為智能化、標準化、網絡化,并呈現三大態勢:一是由簡單機電一體化裝備,向以機電一體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發展;二是由機器人單一作業向群體交流、遠程學習和網絡服務等方面發展;三是由研制單一復雜系統,向將其核心技術、核心模塊嵌入于先進制造等相關裝備方面發展。
主要特點
在范圍內,服務機器人具有巨大的發展應用潛力,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服務機器人產業,在剛性需求的驅動下,更是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綜合來看,服務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受到以下因素的驅動:
1、簡單勞動力不足。由于發達國家的勞動力價格日趨上漲,而且人們越來越不愿意從事自己不喜歡干的工作,類似于清潔、看護、保安等簡單工作在發達國家從事的人越來越少。這種簡單勞動力的不足,使得服務機器人有著巨大的應用市場。
2、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人口的老齡化帶來大量的問題,社會保障和服務、看護的需求更加緊迫,以及醫療看護人員不足的沖突激化,服務機器人作為良好的解決方案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3、科技的快速發展。進入互聯網時代后,人類的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得益于計算機和微芯片的發展,智能機器人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成本下降,能實現的功能越來越多,如更便捷、更安全、更等。
4、經濟水平的提高。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得人們能夠購買服務機器人來解放簡單的重復勞動,獲得更多的空閑時間。
服務機器人是一系列新型技術的融合,為了使之能夠滿足應用功能的需要及保持其智能化的穩定性,服務機器人的主要關鍵技術如下:
圖表 服務機器人主要關鍵技術(資料來源:OFweek行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