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自去年要約收購庫卡到年初收購完成,再到近日與以色列高科技企業高創達成戰略合作交易,隨著一系列的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相關產業整合,美的新產業戰略逐漸清晰,產業鏈也日漸完善。
美的緣何連續展開跨國收購,一度成為業界的猜想。2017年3月8日,主題為“智啟未來”的2017美的戰略發布會在上海啟幕,這一切都有了準確的答案。雙智戰略是美的發展的關鍵,新產業布局成為核心詞,科技創新則是驅動力——在轉型發展中,美的已把自己定義成“一家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的科技集團”。
活動現場,美的集團副總裁顧炎民、庫卡CEO Till Reuter與高創CEO Ilan Cohen以及現場千名中外媒體記者、客戶和合作伙伴,一起揭開了美的新產業的“神秘面紗”。
美的集團副總裁顧炎民講述新產業
起點:庫卡、高創只是開始
在經濟新常態下,傳統制造業受沖擊較大,家電產業進入發展瓶頸。同時,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據IFR(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每萬名工人有36臺機器人,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升至150臺,翻了4倍多,自動化密度排名也將從28名提升到*。未來,機器人及自動化行業前景更加廣闊,尤其在亞洲市場,將迎來新的增長。
家電制造業染紅,位于產業上游的機器人產業卻是一片藍海,而庫卡恰好處于行業金字塔之巔。作為德國“國寶級”企業,庫卡堪稱工業4.0時代典范,將是美的新產業戰略的核心,將以德國的精尖技術為依托,領導生產,搶占工業4.0的制高點。對非行業人士來說稍感陌生的高創的戰略地位,在其IlanCohen看來,則是美的完善產業鏈布局,實現工業4.0的有力補充。
收購庫卡、高創,進軍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領域意圖已然明顯,美的看準并抓住這一歷史性發展契機,選擇將“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作為新產業,一是為了尋求業務新的增長點,二是為了多元化發展,集團業務向B2B延伸。
顧炎民表示,美的有很成熟的產業鏈整合經驗,對機器人產業有著多年的親身參與和全面考察,以開放的態度將市場與技術結合,將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創造多方共贏的未來。庫卡和高創是美的在新跑道上的起跑信號。
庫卡機器人iiwa
路徑:產業鏈垂直整合
對于美的集團內的協同效應,庫卡作為主體,在機器人本體生產、工業自動化方案、系統集成、以及智能物流等領域全面布局。高創將充實在運動控制和伺服電機等專業領域上的技術儲備和產品儲備。
同時,新產業也將在美的內部形成“化學反應”:伺服電機生產者威靈電機、專注于自動化物流的安得物流……如果將企業內部資源進一步進行整合,全面打通包括機器人、自動化生產、自動化物流、工業服務等環節的新產業全產業鏈。同時,生產線、物流、服務都能夠整合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并向B端(Business)用戶輸出,為用戶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Till Reuter表示:全產業鏈的形成,對庫卡來講也是利好。庫卡將面對需求日益擴大、多元化的中國市場,會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美的也確保庫卡運營的獨立性。而對于走專業路線的高創,借助世界500強之肩、機器人行業之巔,未來不言而喻。
會倒酒的庫卡機器人iiwa引圍觀
目標:化經營的科技集團
今年年初,美的董事長方洪波在給美的人的一封信中這樣說到,“美的人的市場化、開放性和分享精神是我們能夠在范圍內成功實現企業并購的原因,這些成功的并購開啟了我們美的真正化經營的新旅程”。方洪波將新機遇下的戰略布局,描繪成化經營新旅程的開始。美的逐步從化家電企業向化科技集團轉型過渡。
在化布局戰略的落地過程中,美的也完成了技術、資產等各方面的合理配置。將來,相信會有更多企業進入到“第二跑道”戰略中來,成為新產業版圖中一塊拼圖;同時,新產業也會向輸出,利用美的的競爭力優勢,像中國高鐵一樣迎戰的產業巨人。
庫卡CEO Till、高創CEO Ilan
回歸初心:堅守制造業,堅定轉型
回顧近50年的發展歷程,美的始終將制造業,尤其是家電制造業,作為立身之本。跨過家電產業增長紅利后,美的謀求戰略轉型。除了尋找業績增長“第二跑道”外,仍以科技創新為轉型驅動力,致力于研發制造智能化家電設備和推動生產線的工業自動化升級。
新跑道、新產業,也必將成為美的轉型升級強大的內驅動力,反哺雙智戰略,助力美的智能工廠效率和成本的雙重優化,以及打造更多智能家居產品,保證“雙智”引擎高速運轉。
堅守制造業、堅定轉型,在家電產業轉型升級,布局進入新產業,走向經營……美的戰略藍圖已然清晰。在收購基礎上,加以整合吸收,或許是新產業下一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