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視點跟蹤】 進入2017年,我們看到行業正在萌動著一些可喜的變化,部分的LED
照明燈飾企業開始行動起來,加強市場及行業整合的力度。今年也許又會成為照明行業一個新的分水嶺。隨著上游芯片及中游封裝企業的江湖格局相對穩定,隨著應用端企業逐漸從“霧里看花”到“撥云見日”,整個行業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一種“四化”的趨勢,即品牌化、精益化、互聯網化、資本化。
從“霧里看花”到“撥云見日”LED行業發生了什么?
近日,由蔡洪波撰寫的《LED照明燈飾行業正全面進入“四化”時代》一文發布后,在LED照明燈飾行業引起不小反響。對此,業內人士亦各有各看法。本期,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怎么說。
“互聯網化”短期內應該還是屬于意識形態的
聯浦照明營銷總監 杜淑靜
原則上來說,應該是品牌企業勝出,因為有品牌才有溢價,有了價格才能有更好的服務、進行各方面的投入,才能更好地發展。但燈具照明行業不屬于顯型行業,所以不好說,仍然會有一些非品牌企業活得不錯,就如其它相對隱型的行業,仍然有些企業能在沒有品牌支撐下進入行業集團軍,所以不能算是行業必然趨勢。
“未來,照明企業和行業轉型的大方向便是從‘粗放’向‘精益’靠攏”這個觀點肯定是對的,無論是從“工匠精神”還是“精益生產”抑或是“內部流程”都將會往精益化方向發展,細節決定成敗。
照明燈飾行業渠道發展的多元化其本質很難改變,互聯網渠道作為一種渠道會越來越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威力。但短期三年內,“互聯網化”在很多情況下應該還屬于意識形態上的。
行業未來將“資本化”,這是必然趨勢。資本是依賴于實業,但也能*于任何產業之上。資本就是行業的“禿鷲”,在食物鏈的相對頂端位置,資本化對行業將會有更多的表現形式與內容。
未來必然是品牌企業、品牌商家勝出
河南兆業照明、美的照明河南運營中心總經理 王建軍
牌子不叫品牌,正如蔡總在文中所說,品牌背后有文化、有商譽、有服務、有管理系統支撐。品牌企業就像是一棵大樹,有發達的根系支撐,枝葉勢必會更加茂盛。所以,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必然是品牌企業勝出,品牌商家勝出。
當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無論是廠家還是經銷商,一定要揚長避短,與品牌、客戶合作,選擇市場投入,才能不斷地發展壯大,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
正如蔡總在文章中所說,當今社會、互聯網已如水銀瀉地,*。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工具,不管你在不在,它一直都在,并且開始影響到你的客戶,進而影響到你的生意。所以,無論是廠家還是經銷商,一定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功能提高見面率,提升品牌及個人度,此外,還要多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有用信息。
目前,國內照明行業的上市公司有兩類:一類是照明企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后進行上市,另一類是其它領域的上市企業進入照明領域。這些企業有實力、有規模、有資金,只要方式和方法得當,相對于非上市品牌會有很多優勢。此外,還有一類是以前專注外銷的照明企業轉做國內市場,它們在外銷市場積累了大量財富,只要在內銷渠道上舍得投入,也會給行業帶來驚喜。
行業向資本化靠攏方能發展得更好
北京樂享LED運營中心總經理 劉磊
品牌的地位肯定是舉足輕重的,在市場競爭中也著行業發展的方向。在LED時代剛到來時,各品牌在市場角逐,掀起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始終在影響著行業的發展進程,只有品牌的力量才能支撐起一片天地,不然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精益求精”應該是所有企業的共同追求。我一直追求以的產品去贏得市場,贏得客戶,打造更為完善的產品必然是各企業的首要工作。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想象,把握好了,站在風口的豬都能飛起來。過去很多傳統企業紛紛布局電商,發布O2O戰略會議等,傳統企業被互聯網化。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互聯網必定會更好地與照明行業融合。
資金鏈是每個企業的命脈,這幾年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企業多不勝數。LED時代的變革,引起市場新一輪的洗牌,企業付出的營銷成本非常高,前期需要投入大量人員、資金開拓市場,行業向資本化靠攏,我認為這才能發展得更好。
穩扎穩打的品牌企業更能經受住市場考驗
貴州大華光電總經理 劉大華
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有很多企業會不斷地涌現出來,要么是單品突出,要么是優勢代工企業,要么是強勢經銷商共同運營創立的新品牌。這類新企業的性價比較高,市場開拓也相對容易,短期可能會有*的效果,不過同時其容錯率也較低,抗風險能力不足。而一些穩扎穩打、實實在在的品牌企業,則會更加受到經銷商和市場的青睞,更能經受市場考驗。
至于行業的方向問題,我認為應當充分遵循市場規律,向有利于健康消費需求轉變。市場是一只無形的手,消費者去哪里,我們企業就應該在哪里實現的服務,互聯網也好、實體也好,兩者相結合也好,一切順勢而為,不必去刻意地疏堵。當然,隨著市場的不斷深入,優勝劣汰就逐漸顯現出來,優勢的品牌和資本的介入就會增加,這也許會讓照明行業波瀾壯闊,但是余震后的行業將會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