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2017年網絡提速降費要邁出更大步伐,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
物聯網之智能控制器專題深度報告在過去2016年6月2日發布市場首篇NB-IOT專題報告之后,市場對物聯網發展的預期已經趨同,萬物互聯已經啟動。過去兩個季度,在筆者團隊歷經長時期對通信、控制模塊、應用等領域深入調研之后,筆者判斷,基于MCU的智能控制器產業鏈是物聯網產業的首要起爆點,產業真實需求已經加速,相關公司也迎來投資機會。
主要觀點萬物互聯驅動智能控制器產業加速,中國產業鏈迎來關鍵機遇。物聯網發展驅動聯網終端數量已進入加速增長階段,Gartner預期數量復合增速將達到33.6%,未來幾年將超過200億總量。而聯網終端除了配臵通信模塊外,基于MCU的智能控制器已成為物聯網終端標準配臵,產業需求同步進入加速階段。在智能化趨勢的推動下,包括蘋果的HomeKit等應用對智能化需求提升,智能控制器的技術要求提升,包括升級到32位MCU等,推動國內產業鏈中,上游MCU廠商迎來替換競爭窗口期,而智能控制器大型廠商則直接受益產品層級升級到中市場,以及產業需求向中國轉移的趨勢。筆者認為,萬物互聯驅動的首要需求起爆點就是智能控制器,同時各因素驅動國內產業鏈全面受益迎來加速增長的發展機遇。
需求加速與產業邏輯主導,國內產業鏈迎來量利齊增。智能控制器國內產業鏈相關公司在過去三年普遍實現了營收倍增,而去年以來更是呈現發展加速態勢。需求從傳統家電,轉向新型家電如掃地機器人、燃氣控制、智能硬件產品、汽車、醫療等領域,應用面和應用深度的兩維驅動推動行業加速增長,根據BriskInsights樂觀預測,MCU有望在未來幾年保持15.8%的復合增長率,而這其中筆者認為智能控制器產業鏈的應用將是主體部分。隨著產業的技術要求升級趨勢,專業化分工、市場集中化和產業中移成為主要的產業邏輯,推動國內廠商重點受益。筆者認為,上游MCU比如國內的東軟微電子已經迎來產業替換及應用拓展機遇,而面對國內超過500億的智能控制器市場,主要廠商已經迎來營收和盈利能力雙升的階段。
智能控制器開啟智慧未來,謀定產業發展歷史機遇。加速增長的起爆點,產業鏈重點廠商已開始加速布局。筆者分析的三個主要合理方向為
,加速行業同類整合,實現智能控制的全領域技術能力,實現規模經營下的技術壁壘和供應鏈優勢,推動營收規模和利潤的快速增長。
第二,向工業控制器等的下游比如智能機器人領域拓展,實現智能化技術的有效向下延伸。
第三,戰略卡位,通過獨立或者輔助第三方的模式比如阿里的
智能家居云等體系,構建智能工業和生活的生態體系,實現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未來價值的卡位。
筆者認為,在智能控制器需求的起爆點上,上游MCU和智能控制器廠商均已迎來歷史機遇,加速產業戰略運作布局的相關公司從短期估值和長期預期上都將存在顯著投資價值。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