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視點跟蹤】 2017年的“315”落下帷幕,人臉識別技術公司紛紛躺槍。16日一大早,大家紛紛發表聲明,表示自家的人臉識別技術還是相當安全的。上海中科計算研究所所長孔華威認為,315 晚會的報道是片面的,晚會的演示沒有將數字技術本身的邏輯展示給公眾。在遠程數字傳輸的過程中,惡意攻擊總是有機會去鉆空子的??兹A威認為,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信息安全技術,總是先有矛后有盾,都是遇到了問題以后,才有針對地開發解決方案。就 315 晚會“曝光”的問題,解決方案也很簡單,其中一種方法便是提高驗證的時間和速度,讓攻擊跟不上。
毋庸置疑,沒有的技術,人臉識別存在漏洞是不爭的事實,但也在不斷的發展,此次315晚會央視僅演示了眼睛與嘴唇驗證環節頗有片面打壓之嫌。人臉識別技術從業者不要因噎廢食,在安全技術的攻防戰中,從業者需要做的是把安全風險降到低。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傳統行業應用,有關身份安全的多重因素認證方式正在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據了解除了傳統的如指紋、虹膜等生物識別方式,新興的聲紋識別能夠非常有效的結合人臉識別技術,提升認證的安全性,同時,又不會降低使用的便利性。
人臉識別大家很熟悉,聲紋識別又是什么呢?
聲紋識別+人臉識別 雙重保障才安心
實際上,聲紋識別也是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它的原理是通過錄音設備把聲音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再用信號處理算法提取特征,然后使用機器學習算法來識別說話人的身份。
*,每個人發音講話都是通過鼻腔、口舌、聲道、胸肺幾大器官多重配合的結果,不同人聲音的頻率、音色、語調甚至口音等特質組成了獨特的聲紋圖譜,從而能夠實現身份的認證。
據了解,聲紋識別是人工智能安全與交互領域一個新興的發展方向,綜合了多學科的前沿技術,完整的識別過程包含了聲學信號處理與分析、人聲檢測、聲紋特征提取、注冊聲紋以及聲紋驗證識別等多個環節,其中涉及到了多種信號處理算法和深度學習算法等核心技術。
聲紋識別+人臉識別雙重認證的優勢
聲紋識別屬于非接觸式的聲紋認證技術,相比其它生物識別技術更加便捷,且使用普通話筒即可完成采集,不過其大的優勢還在于語音內容是可變的,幾乎無法偽造。
聲紋識別的優勢
從央視曝光人臉識別的漏洞來看,人臉識別的圖像是固定不變的,這就給了攻擊者可趁之機,即基于用戶暴露的信息來快速合成、偽造出人臉圖像;在聲紋識別系統中,用戶想要通過驗證,除了聲紋匹配之外,還需讀出系統給出的隨機內容,例如此刻系統要求用戶說出的是“2017”這四個數字,但下次識別的時候就是另外一組數字了,這是聲紋識別能夠有效抵擋攻擊的一個重要因素。
站在聲紋識別從業者角度來看,聲紋識別和人臉識別是一對天生的搭檔,二者有效的結合能夠有效抵擋當前任何試圖攻擊活體檢測的方式。根據第三方機構測試的結果,利用聲紋結合人像進行身份注冊與驗證,可以將造假成功(即非法入侵)的概率下降100到1000倍,而且幾乎不影響用戶體驗,這樣的提升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央視這次在315晚會上對于人臉識別漏洞的曝光,讓用戶更加的關注整個生物特征驗證系統的安全性,未來,相信聲紋識別+人臉識別的方案勢必會成為一個風口。目前,聲紋識別還是業內非常前沿的技術,國內外專注底層聲紋識別算法開發與應用的企業并不多,以Nuance為代表的國外廠商已經做出了很多有意義的嘗試,在國內,也有很多新興的專注于聲紋識別算法研發的創業團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