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在CES 2017上,李彥宏親赴CES現場,為百度度秘推出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DuerOS站臺,重點提及DuerOS在未來智能家居等方向的應用。此外,如谷歌的Google Home、微軟Cortana、亞馬遜Alexa等類似的語音智能產品也悉數登常隨著人工智能的成熟,2017年將是人工智能從前沿科技走進實用的重要一年,其中人工智能+智能家居充滿了想象空間。
人工智能深入 將智能家居拖出“骨折點”
如今智能家居已經逐漸擺脫虛幻的概念詞,發展成更具有市場價值和規模的新型產業。據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報告顯示,未來五年智能家居設備和服務市場將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長,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80億美元。在2020年前,中國有望成為亞洲大的智能家居市場。盡管前景向好,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一時難解,破題關鍵在于回歸用戶本質,深耕產品、技術研發和服務。
智能家居遭遇外熱內冷尷尬
近幾年,智能家居在范圍內呈現強勁的生命力。有報道顯示,2014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為520億美元,到2017年有望達到近千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0%左右。然而,智能家居在國內市場屢屢碰壁,陷入冰火兩重天的尷尬境地。更多相關智能家居市場分析內容請咨詢宇博智業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據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以97.125億美元成為智能家居市場容量大的國家,中國則為5.2億美元,位列第四;從智能家居普及率的增長情況來看,美國以5.8%位居,而這一數據在中國僅為0.1%,差距之大令人震驚。盡管范圍內,智能家居場景仍屬于孵化階段,未被廣泛應用,但相較于國內而言,智能家居在部分發達國家更受歡迎,是不爭事實。
造成智能家居“外熱內冷”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目前智能家居生態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場景碎片化、兼容差和操作復雜等硬傷仍未完*,消費者難以深切體會到智能家居的智慧與便捷,對智能家居的“高冷”印象有待改觀;另一方面,智能家居領域缺乏配套法規和統一標準,行業內魚龍混雜,產品良莠不齊,消費者普遍體驗不佳,口碑難以提升,自然難以帶動消費者的買單之舉。此外,產品價格和消費習慣也是阻礙智能家居普及的主要因素。據速途研究院調查結果顯示,選擇以上二者的受訪者占比分別超過50%和30%。
智能家居市場存三大硬傷
隨著智能化概念越來越深入民生,智能化技術不僅出現在手機、小家電等簡單的產品上,在整個家居系統中,智能化家居產品被不斷的應用。然而,這股風在我國吹了一段時間,但仍然難入尋常百姓家,究竟是什么原因?首先,各大廠商各自為戰,難以在同一的平臺上達成共識。其次,智能家居設備價格較為高昂。后,行業缺乏統一的安全標準。
人工智能將不斷深入到智能家居市場
物聯網市場中激烈的戰場非智能家居莫屬,以一般消費者為主要對象的智能家庭領域為了滿足消費者日新月異的“口味”,不得不在產品的多樣性與服務需求上絞盡腦汁下足功夫。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人工智能的技術成長,這波技術在智能家居大戰中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尤其科技界預估,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語音互動技術在未來應用會更加普及。
而三星則是推出智能家居機器人助理OTTO,同樣以語音助理為基礎響應用戶需求,但特別的是它多了顯示屏幕當“臉”,可呈現更多表情變化,且里頭設置了高畫質攝影機,具臉部辨識功能,還可做為安全監控攝影機使用,用戶只要透過行動裝置app就能查看監控影像。
未來智能家居是一個很大的產業,產業格局將會變得“多態、長尾、碎片化”,智能家居跟手機一樣會變得具有個人的用戶產品的特性,在智能家居里面,老人、大人、小孩有不同的喜好,這些喜好會非常的多態,而不是成為一個統一的平臺,所以智能家居未來的產品終端也會非常的碎片化。
總結:2017智能家居市場分析報告認為,智能家居發展趨勢將不斷向好,智能家居產品將不斷豐富,并與人工智能緊密結合到一起。相關企業需要進行差異化布局,形成自身獨特的產品風格。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