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21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表示,人工智能對百姓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已經無處不在。政策吹風會上,李萌介紹《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有關情況。
資料圖:四川首臺手術機器人系統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例手術。 中新社發 劉忠俊 攝
會上,有記者提問,《規劃》當中格外提到要培育的智能經濟,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人工智能新興產業包括哪些產業?對于這些產業的扶持有哪些具體政策措施?另外,關于人工智能,很多專家認為是下一代風口,但也有不同觀點:有些人認為人工智能對于社會深刻變革的影響迫在眉睫;也有人認為人工智能影響到百姓日常生活還有較長一段時間。人工智能真正切入到百姓生活,這個時間段大概是多久?
李萌指出,人工智能對百姓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其實已經無處不在了,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智能物流。國內很多企業都在做智能家居系統設計;很多地方都在對傳統工廠、傳統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無人機和自動駕駛也逐步進入實際應用階段。當然,當前產業應用有些還是人工智能初級產業,我們規劃里面重點培育、的智能經濟,主要包括三個層次:
個層次是人工智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模式識別、人臉識別、智能機器人、智能運載工具、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智能終端、物聯網基礎器件,這是人工智能發展本身創造的新領域。第二個層次數據是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讓傳統產業智能化,包括智能制造、智能農業、智能海洋、智能物流、智能商務。第三個層次是大力發展智能企業,對企業進行智能化升級,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的企業。現在我國很多企業已經向智能化方向發展,也產生了很多在、有影響的企業和品牌。
李萌指出,從社會角度來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可以使我們生活更加便利,智能監控、智能分析預警、智能政務對于維護公共安全、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也有重要作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