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智能分析技術在公安領域的應用,通過提取監控視頻中包含的海量結構化數據信息,幫助民警識別畫面中“人”、“車”的特征,從而綜合更豐富的情報信息掌握鎖定目標身份。基于海量的視圖信息數據庫,借助大數據智能分析、研判能力,業務可以直接關注目標價值信息,與日常警務應用深度融合,在更多的業務環節中發揮重要價值,真正做到系統管用、民警愛用、功能實用,通過向科技要警力,降低民警的工作量,提高民警的工作效率,實踐了真正意義的有效智能防控。
智能視頻監控技術范圍界定
如上圖所示,在視頻監控技術的輔助下,監控攝像頭經歷了從模擬到數字化(標清到高清化)階段,在2000年左右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的出現讓視頻監控智能化,攝像頭也開始學著看得懂世界。
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即機器視覺,從2000年左右開始就應用在視頻監控上。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在車牌識別上先落地,因為對于“粵BFGX68”這樣的序列組合數是有限的、并且組合的可能性也不會太大,利用OCR識別圖像車牌號后,在與已有車牌數據庫的比對上所用時長相對短(相對人臉識別等)。除了車牌識別,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在社會治安領域還應用在人證合一、人臉識別、行為識別,當然還有其他更新興的生物識別技術。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20世紀中期產生的并正在迅速發展的新興邊緣學科,它是探索和模擬人的智能和思維過程的規律,并進而設計出類似人的某些智能化的科學。或者說人工智能研究如何用人工的方法和技術,即用各種自動機器或智能機器(主要指計算機或智能機)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
應用在視頻監控上的人工智能技術有人工神經網絡、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等,即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幫助將海量數據識別成結構化數據,特別以“人”、“車”、“物”為重點識別對象,但結構化數據對公安部門來說還不夠,因為他們需要的是有用的信息=情報,這就需要相應的數據挖掘分析技術在視頻數據和非視頻數據之間做關系挖掘。
無論是從算法提供商數量、還是投資熱度來看,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遠比數據挖掘分析技術受到青睞。
在走訪的業內人士看來,數據挖掘分析技術其實也已經成熟,但將這技術落地到視頻監控領域,一方面會遭遇數據沒打通大數據技術得不到很好應用,另一方面公安部門出于對信息安全的考慮不會輕易引入數據挖掘分析技術。即技術依然成熟,但落地的場景條件尚未備齊。
而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所得到的的結構化數據,從一定程度上也為監控人員做到增效,為公安部門做到降本,落地的場景條件也已經備齊。尤其在近年來多層神經網絡技術讓識別技術的效率大大提高的背景之下,針對公共安全領域的視頻監控,涌現了一批CV算法相關提供商。
以下是對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相關提供商的業務盤點。
海康威視
從2015年開始至今,海康威視就陸續發布了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從前端到后端全系列智能安防產品,涵蓋“獵鷹”視頻結構化服務器、“刀鋒”車輛圖片結構化服務器、“深眸”系列智能攝像機、“神捕”系列智能交通產品、“超腦”系列智能NVR、“臉譜”系列人臉分析服務器等產品,推動安防行業進入智能新紀元。據海康財報顯示,在車牌識別這個細分智能應用市場已經獲得了很好的商業回報。
從研究人員和研究經費的角度看,海康威視在新技術研發上具有優勢,歷年來,海康威視在研發投入占比營收在7-8%左右,截至2016年底研發人員超過9000人。在有次海康威視的電話會議上,研究員提出“在數字化和網絡化時代,海康的技術比競爭對手2年,在AI時代的時差是多少”的問題,海康董秘表示“這個沒辦法判斷,只有等他們有這樣的產品后才能知道。”
大華股份
大華股份的視圖萃取技術實現對海量視圖的實時結構化提取,對人、車、物識別分離,提取有效結構化數據,并對視圖中的車、人臉進行深度結構化處理,實時感知城市中的高危人員和車輛。依據這技術推出的專用數據結構化服務器——“睿智”服務器采用 NVIDIA Tesla P4GPUs 作為核心處理負載,服務器多支持 192 路全清視頻實時結構化分析,視頻處理能力將提高 50 倍以上。在公安行業,“睿智”服務器針對城市中無法直接產生數據的普通治安監控視頻進行結構化分析,得出多種實戰數據,實現公安部門對于視頻布控預警、實時指揮、視頻偵查、情報收集等實戰應用需求。
華為
華為作為一家傳統ICT廠商進入安防市場,早期的安防定位是為其通信業務服務,增加附加值,所以早期更多的切入公安、交通、能源等行業市場,發力管網通路的建設。
現在華為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一云二網三平臺”整體解決方案架構——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使能智慧應用:
“一云”即城市云數據中心:基于開放架構,為城市建設融合、開放、安全的云數據中心,整合、共享和利用各類城市信息資源,提升政府服務與決策效率和合理性。平臺化
“二網”包括互聯網和城市物聯網: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有線+無線寬帶網絡,為城市構建無處不在的寬帶,讓城市公共服務觸手可及;在物聯網領域,華為提供業界輕量級物聯網通信操作系統LiteOS,多種類型的接入網關,是NB-IoT標準的主要貢獻者。并提供物聯網平臺,為城市各行業應用提供物聯網數據服務。
“三平臺”包括大數據服務支撐平臺、ICT業務應用使能平臺、城市運營管理平臺:
大數據服務支撐平臺:對城市歷史數據與在線數據進行共享與交換,形成城市基礎數據庫,并通過FusionInsight對基礎數據進行大數據集成管理,形成氣象、交通、醫療等主題的主題庫,為城市智慧應用提供大數據支撐。
ICT業務應用使能平臺:通過eSDK將ICT能力進行封裝、打包提供給業務應用,使其更便利地調用ICT接口;基于華為自有的應用開發服務能力、大數據處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視頻處理及分析能力等基礎能力,與合作伙伴聯合開發GIS共享、公共服務、統一身份認證等平臺,為城市智慧應用提供資源獲取自動化、軟件開發自動化、運維管理自動化的服務。
城市運營管理平臺:基于城市多部門數據共享融合,建設城市運營管理平臺,構建智慧城市“大腦”,提升城市綜合運營管理能力,包括對日常時間的管理,應急狀況下的緊急處置。此外,城市運營管理平臺能夠基于多部門數據,支撐城市大數據決策。
東方網力
東方網力成立至今主要業務集中于安防行業,是國內的視頻監控管理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除此之外還應用于交通、教育、金融、司法、能源等領域。
其主要產品以視頻技術為核心,提供“視云天下”系列視頻監控管理應用產品體系,包括視頻圖像聯網共享解決方案、視云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視圖解析綜合應用解決方案、公安大數據解決方案、視頻偵查解決方案、智能交通解決方案、物理安防解決方案、人證核驗解決方案等。
東方網力對視頻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發投入連續三年加大比例。除了自身的研發投入之外,東方網力還通過對外的投資并購布局AI+公共安全,尤以2014年全資收購的廣州嘉崎智能為主。據東方網力財報顯示,廣州嘉崎智能2015年營收31.06百萬元,凈利潤19.17百萬元,占比東方網力總營收1017百萬元的3.05%,占比東方網力凈利潤249百萬元的7.7%。此外致力于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的安防產品提供商——深網視界在2015年凈利潤-1.47百萬元。以及前不久收購了立芯科技切入物聯網,以豐富安防人工智能平臺的構建、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
華尊科技
華尊科技成立于2009年,總部位于深圳,并在2015年掛牌新三板,其董事長兼總經理為施欣欣。華尊科技依托視頻數據分析技術,專注于基于視頻數據內容管理、智能分析為中心的視頻圖像偵查類及視頻大數據分析類軟件研發、銷售和技術服務。
主要產品及用途:視頻圖像偵查類產品以及視頻大數據分析類產品兩大系列。產品應用集中于安防行業,主要幫助解決公安、檢察院等執法部門視頻實戰中的監控數據分析、圖像偵查等應用場景需求。
商業模式:公司主要以直銷模式面向安防設備商、系統集成商如海康威視、高新興、中盟科技等客戶,通過提供視頻大數據和視頻圖偵產品來獲取利潤。同時公司直接面向羅湖區公安局、南山區公安局等終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因為華尊面對的主要客戶規模較大,客戶處于相對強勢的地位,華尊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弱。華尊科技2015年招股書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單海康威視一家就占應收賬款總額的53.16%。
研發投入:2015年公司研發投入超過1000萬元,較2014年研發投入增長67.88%,并且連續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超過20%;招股書顯示研發員工合計69人,占職工總數74.19%。
蘇州科達
蘇州科達成立于2004年,創立初期是做的語音業務,而后逐步過渡到網絡視訊系統,視頻會議業務和視頻監控業務規模穩步上升,在2010年前后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向高清化、智能化發展。
主營業務及主要產品:蘇州科達主營業務為網絡視訊系統技術的研發、產品的生產及銷售,具體包括視頻會議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兩大業務領域。其中視頻監控領域,公司的視頻監控產品以網絡化、高清化、智能化為特色,主要面向政府和教育、金融等行業用戶。在產品基礎上還針對下游行業的應用需求推出一系列行業解決方案。
蘇州科達推出了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交通、醫療、教育等細分行業的相關解決方案,公安行業的解決方案具體有:可視智慧調度、平安城市、圖像信息綜合應用平臺、網上督察系統、圖像偵查研判。
捷尚股份
浙江捷尚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并于2015年4月掛牌新三板。
主營業務:捷尚股份致力于視頻智能分析技術研究及其產品開發,主要從事視頻大數據處理與視頻監控智能化行業領域。
基于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等技術,面向視頻大數據處理與視頻監控智能化兩大應用需求,為客戶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及其智能算法功能模塊、嵌入式分析器等產品與服務。
主要產品:視頻大數據處理系列產品包括視頻偵查系統、客流統計分析系統和視頻質量診斷系統;視頻監控智能化系列產品包括智能交通事件監測系統、ATM智能聯防系統。
商業模式:采用“直銷+經銷”方式,為公安、銀行、系統集成商等客戶提供視頻大數據處理與視頻監控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以及智能算法功能模塊、嵌入式分析器等。
多維視通
北京多維視通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視頻圖像處理、分析及管理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企業。多維視通研發銷售的“警視通”系列產品在刑偵行業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產品包括《警視通影像分析系統》、《警視通視頻偵查分析檢索系統》、《警視通視頻案件管理系統》、《警視通視頻偵查研判指揮系統》、《警視通視頻偵查員系統》,以及《警用DNA 分析鑒定系統》、《數字圖像篡改鑒定系統》、《工具痕跡自動比對系統》等。
2015年11月左右,海鑫科金以近1.8億元收購多維視通約60%股權。
海鑫科金屬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是以生物識別、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為核心,以公共安全應用領域為基礎,為智慧城市、平安城市、金融等領域提供人證核驗設備、身份人證系統及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展示等系列產品。
海鑫科金2016年度財報顯示,多維視通營收為83.52百萬元,凈利潤為-1.87百萬元。
商湯科技
商湯科技成立于2014年,專注于打造人工智能視覺引擎,目前主要精力投放在移動互聯網、安防、金融領域。
在安防領域,商湯主要為智能視頻生態鏈合作伙伴提供從終端到云端的智能視頻算法和平臺級解決方案,涵蓋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互聯網視頻理解等核心技術,為公安、教育、交通、樓宇等領域提供的自動化分析系統,安防從“看清”步入“看懂”時代。
商湯科技與安防領域的眾多企業合作,包括系統集成商,軟硬件平臺解決方案提供商等下游。商湯科技不僅可以提供人臉識別的算法支持,同時,也針對安防領域的實際需求,推出了靜態人臉比對系統——SenseTotem(圖騰),以及動態人臉比對——SenseFace。
曠視科技
曠視科技成立于2011年,專注于人臉識別技術和相關產品應用研究。2012年9月推出視覺服務平臺Face++0.9版本,Face++與眾多互聯網公司合作,并通過“脫敏”技術掌握了500萬張人臉圖片數據庫,互聯網圖片人臉識別LFW準確率達到99.6%,合作伙伴包括阿里、360等一批圖片、社交、設備類企業。
人臉識別作為結構化數據的突破口之一,是曠視科技在安防領域的重點主攻方向。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以智能攝像頭硬件為基礎,配合云服務構建的行業解決方案,涵蓋了包括人臉識別門禁、天眼監控系統、動態人臉識別監控、人證合一等多個應用方向,目前已應用于*、邊檢、公安等多個國家機構。
在安防領域,曠視科技除了推出了針對智能樓宇、產業園區、家庭社區的視頻方案,也在與公安部門等政府部門進行合作。公司通過與公安部進行合作,實現了從硬件到軟件的雙重升級。硬件層面,公司配合*已有的靜、動態防控網,在真實場景中部署智能攝像頭,配合后端服務器的搭建,有效完成“從數據采集到匯聚存儲,再到結構化處理與深度挖掘的視頻偵查工作。具體業務層面,公司產品包括三大類,一是人流密集區的人像卡口大數據系統;二是針對超大庫人員檢索的靜態人像比對系統;三是針對案件高發區域的臨時布控系統。
格靈深瞳
格靈深瞳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同時具備計算機視覺技術、深度學習技術以及嵌入式硬件研發能力的公司,主要關注的領域包括公共安全、智能交通、金融、安防等。
格靈深瞳以軟硬件并行的方式參與安防市場的發展,其所研發三維視覺感知技術,可以實現對人物的檢測、跟蹤,自主研發的深瞳技術在人和車的監測、跟蹤和識別處于水平。格靈深瞳在近 4 年間推出多款應用于安防的AI產品,包括基于三維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皓目行為分析儀、基于結構化數據的威目視圖大數據分析平臺、威目車輛特征識別系統、威目人臉識別系統,以及全新產品深瞳人眼攝像機。2017年1月,公司對外宣布要引入國內安防圈一位重量級的人物擔任公司的總裁,進一步證明了公司業務向智能安防傾斜的決心。
原標題 結構化城市的車水馬龍,盤點11家智能視頻分析技術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