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醫師實名管理將用人臉識別 規范診療行為
2017年08月03日 15:13:23來源:城市快報點擊量:30539
導讀7月30日獲悉,為貫徹落實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工作要求,天津市人力社保局會同市衛生計生委聯合發文,自今年6月30日起,在全市推行醫保服務醫師實名多機構執業
【中國安防展覽網 城市在線】7月30日獲悉,為貫徹落實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工作要求,天津市人力社保局會同市衛生計生委聯合發文,自今年6月30日起,在全市推行醫保服務醫師實名多機構執業,進一步促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分級診療工作開展。
全域自由執業
只需備案無需主要執業機構同意
本市醫保服務醫師的執業地點由固定的一家機構變更為天津全市,可在設置與其執業范圍相適應的診療科目或業務范圍的任一定點服務機構,為參保人員提供基本醫療服務。醫保服務醫師到主要執業機構以外的其他定點服務機構執業前,只需按規定向醫師注冊主管部門和醫保經辦機構備案,無需經過主要執業機構同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區域自由執業。
全城信息共享
探索建立醫師管理信息共享機制
醫保經辦機構將逐步完善醫保服務醫師信息“同城同庫”管理,通過采集共享醫保服務醫師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主要執業機構等信息,以醫師資源共享解決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不足難題。此外,市人力社保部門和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還將探索建立醫師管理的信息共享機制,進一步簡化醫保服務醫師信息備案流程,做好對醫保服務醫師的管理和服務。
全程實名診療
探索電子認證加強實名診療管理
在全市范圍內推行醫保服務醫師實名診療管理,即醫師在本市任何定點服務機構執業期間,需按規定實名為參保人員提供診療服務。如醫保服務醫師多執業過程中發生違規行為,追究醫師本人及執業定點服務機構相應責任。下一步,市人力社保部門將探索利用人臉識別等電子認證技術,進一步加強醫師實名診療管理,規范診療行為、優化診療環境。
全市總額控制
“錢隨人走”建醫保額度調劑機制
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總體思路,堅持“錢隨人走”原則,建立定點服務機構間的醫保額度調劑機制,確保醫保基金安全運行與醫師資源合理分配的“雙贏”。一是定點服務機構間通過互派醫保服務醫師執業等多種形式開展合作的,可在總量不變基礎上,對各自醫保額度進行調劑。二是醫師多機構執業帶來患者就醫流向變化的,醫保經辦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定點服務機構間醫保總額指標的調劑機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