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明明是紅燈,偏要闖過去的這種“中國式過馬路”的陋習,相信大家一定見得非常多了。而且這種陋習還非常難治理,行人闖紅燈管理不像車輛管理那么容易,因為法不責眾。同時也因為警力不足,治理手段落后等原因,闖紅燈的行人打不了、罵不了、罰不了,終導致處理不了,形成了城市發展中的一顆毒瘤。
但是近一個黑科技的出現,似乎為這種“中國式過馬路”的監管和治理帶來了新的突破口,那就是“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目前,深圳、濟南、蕪湖、泰州、海口、上海、菏澤、綿陽、蘇州等城市已開始在交通路口,啟用人臉識別系統,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進行抓拍,并且現場曝光,似乎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央視曾報道過我國山東、江蘇等地啟用人臉識別系統的治理效果。6月11日央視新聞報道,5月初濟南的各個紅綠燈陸續啟用人臉識別系統,從5月3日到6月11日,全市抓拍行人,非機動車違章6213起,全部都受到處罰。其他地方也都碩果累累。
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的工作原理
據介紹,人臉抓拍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行人闖紅燈的人臉識別系統在十字路口設置有一塊電子顯示屏和人臉識別攝像機,當斑馬線紅綠燈從綠燈轉為紅燈時,系統會立即發聲提醒:“現在是紅燈,請不要闖紅燈。”而如果行人執意要闖紅燈,當其走到斑馬線中間,設備會模擬發出剎車聲,以此來警告行人。不僅如此,系統還會對闖紅燈的行人進行人臉人臉識別,并進行抓拍,取證闖燈前、闖燈中、闖燈后,3張照片。
張:斑馬線通行顯示為紅燈時,行人剛準備闖紅燈,系統會拍下張照片;
第二張:當行人無視聲音提醒,繼續闖紅燈時,拍照設備會繼續拍下第二章照片;
第三張:當行人走到攝像機下方時,曝光設備會發出類似急剎車以及車輛碰撞的聲音威懾行人,希望能夠警示當事人返回路口,同時再次拍下行人闖紅燈的照片。
至此,系統已經記錄下了行人闖紅燈的完整過程,系統會從拍下的照片中截取一張行人的特寫圖片,能夠看清及分析出該行人的全貌,并將這些穿紅燈的行人照片在現場的大屏上滾動播出,直到闖紅燈的人主動聯系交警,同意接受處罰并撤掉照片,而對于無所謂的人,交警也會通過大數據系統來主動聯系當事人。據說該系統還會連接戶籍系統,直接調取闖紅燈者的戶籍信息,這些闖紅燈記錄也將會納入個人的征信系統。
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存在的幾個問題
從上文的我們可以看到這套系統之所以能在短短時間內成為整治行人亂闖紅燈現象的重要“黑科技”,被眾多的人極度推崇,其中有幾個非常關鍵的點,接下來,小編就來一一分析這幾個關鍵的點。
1、語音警告的作用
從上文中可以看到,在行人闖紅燈的過程中一共有兩個地方會出現語音警告,一是在紅綠燈由綠燈轉為紅燈時,系統會提醒行人不要闖紅燈,二是在行人闖到斑馬線中間時,系統會模擬剎車的聲音來刺激行人。這種語音警告對于制止一部分行人闖紅燈具有一定的作用,畢竟很多人會闖紅燈只是因為心中一時之間的松懈,一旦在這個時候有人提醒自己的話,很多人會懸崖勒馬。
但是,這個語音警告作用也有一定的問題存在,首先,就是在行人行至斑馬線中間時的剎車警告,在小編看來并不是十分明智。因為,這個時候是紅燈時間,行人站在斑馬線上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而這種模擬剎車的聲音會把行人嚇到,更加加大了他們的危險,這是其一。其二,語音的提示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其實很難說,因為在闖紅燈的人群中,還存在一部分厚臉皮的“老鳥”,他們很難為這種警告所動,因此聲音警告只能算是一種安慰性質的輔助手段。
2、拍照與曝光
除了語音警告之外,這套系統更大的作用是會拍下行人闖紅燈的整個過程,并進行曝光。對于行人來說,當他剛剛闖紅燈走到對面,就發現自己的照片上了墻,還要一直在大屏幕輪播,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大大震撼,這一點約束了很多想闖紅燈的行人。然而,這其中卻有一個大大的問題:識別的準確率問題。*,在復雜場景下識別率會降低,雖然說過紅綠燈的時候并不會出現多復雜的場景。但是打雨傘、戴帽子、戴帽子等場景卻會經常性的出現。天地偉業總工程師楊清永曾表示:系統運行的關鍵是要看攝像機能捕捉到多少人臉,或者說要看遮擋的面積大小。如果完全遮住了人臉則不能識別,如果遮擋一部分,在深度學習算法中,有一定識別概率,識別效果取決于算法好壞和遮擋面積大小,也就是說并不能完全識別,那看到這里很多人都會明白了,這就是這套系統的軟肋。事實上,這里還存在一個數據庫比對的問題,這個我們與*上墻問題一起進行討論。
3、*上墻和征信問題
說實話,對于很多人來說,一張照片并不足以形成威懾,真正對人形成威懾的是*上墻,以及所說的后續納入個人征信系統。我們先來看看*上墻的問題,上文中提到行人闖過紅燈到達對面馬路之后就會看到大屏幕上自己的照片,這段時間長也不過20幾秒。我們可以想象在短短的20幾秒,在龐大的城市人口大數據中比對出這個人的信息,需要的計算量究竟有多大,我們也就能明白這件事情能夠實現的可能性有多低。
天地偉業總工程師楊清永表示,部分廠家宣傳的能識別出該行人是誰,并進行聯動處罰,更多是一種宣傳和展望,目前算法在不知道該行人身份信息的情況下,還不能做到與一個城市的人口去比較,更不能與全國的人口信息去比較。宇視張世一表示,宇視去過很多城市實際考察過,如今沒有哪個城市可以做到實時比對、上墻發布。
不僅如此,想要曝光行人的個人信息,或者是將闖紅燈記錄納入個人征信系統還將面臨2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一是全國人臉庫保密級別非常高,一個城市很難拿到國家人臉數據庫;二是,目前人臉識別做不到100%正確,如果識別錯誤就會對無辜的人造成傷害,引發一系列問題。所以*上墻和納入個人征信系統的說法更多的是一種展望和威懾。當然,也有一些城市選擇抓拍之后在進行人工查驗,但是這種方法費時費力,還不一定能保證準確率,真實的效果就見仁見智了。
總結
近段時間,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屢屢被媒體報導,而且一邊倒的贊譽之聲,人們對于這樣的能夠治理“中國式過馬路”的黑科技表現出了極大的期待。但是,綜合上文我們可以發現,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黑科技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黑”。它可以對一部分人產生一定的警示作用,卻很難真的杜絕這種現象,甚至還存在一些過度宣傳的嫌疑。但是我們也不能憑此認為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積累,因為,對于一些執意要闖紅燈的人,誰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但是,那些愿意醒的,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還是有辦法的,這段時間的的成效足以說明一切。更何況,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誰說現在過度宣傳的一切未來不會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