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隨著越來越多新技術的涌現,用3D表現現實世界的方法越來月受歡迎,尤其是機器視覺和機器人技術,和自適應的3D捕捉功能能將現實更加立體形像的表現出來,也在安全性上給予更具價值的保障,在行業內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在今年備受關注的蘋果發布會上揭曉的IphoneX,采用了3D結構光深度攝像技術,成為此次年會的一大亮點,蘋果3D視覺系統通過投射超過3萬個光信息識別點,由攝像頭收集信息并通過算法分析,其使用的是3D視覺技術中的結構光方案。
蘋果帶火結構光3D視覺系統 將成下一個產業熱點
典型結構光3D視覺系統的工作原理為:首先紅外激光發射器(IR LD)發射出近紅外光(IR Light)特定圖案(如激光散斑等),經過物體(如人手或人臉等)的反射之后,形變之后的圖案被紅外圖像傳感器(IR CIS)所接收,經過算法計算出人手/人臉所處的位置(Z軸);同時,可見光圖像傳感器采集二維平面(X與Y軸)的人手/人臉信息(Vis Light);兩顆圖像傳感器的信息匯總至專用的圖像處理芯片,從而得到三維數據,實現空間定位。
結構光優勢在于可以用更低的硬件成本,達到甚至超越其他2種3D攝像技術的效果,而在算法開發方面也不會太高,非常適合智能終端采用。目前在人臉識別、手勢識別、人體骨架識別、三維測量、環境感知、避障、跟隨、三維地圖重建等數十項功能的應用上較為普及,被廣泛運用于手機/平板、電視、體感游戲、機器人、無人機、VR/AR、智能家居安防、汽車駕駛輔助等領域。
其實,蘋果布局3D傳感技術已經有多年,2013年買下3D體感游戲技術研發廠商PrimeSense,而在過去2年的iPhone 6s及iPhone7中,其實也是載了由意法半導體供貨的飛行時間(ToF)3D傳感技術。不過,當時3D傳感應用仍不普及,所以主要是用來加強光距離傳感器的精密度。
隨著蘋果采用3D傳感技術后,非蘋陣營手機廠下半年已積極找尋相同的技術,也因此手機芯片大廠高通攜手奇景合作開發3D傳感技術,同樣采用結構光算法,今年底應可進入量產階段。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