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新聞】新加坡是智慧城市建設樣板,也是實踐智慧城市建設的*國家,擁有良好的基礎,不僅有充足的人才,且法律體系也相對健全,在信息科技發展和應用方面,長期以來都處于地位,多年前就提出了“智慧國家2025”計劃,這是個構建智慧國家的藍圖,如果不出意外,新加坡有望建成世界智慧國。
新加坡,這個位于赤道上的小島在半個世紀前脫離了馬來西亞,并且嘗試用新的治理的方式,實現了金融中心的轉變。現在,新加坡正在進行新的嘗試,可能會給世界各地的城市帶來改變。
新加坡政府發布了一項名為Smart Nation的計劃,通過大量傳感器和攝像頭來追蹤一切事物,比如在禁止吸煙的地方抽煙的人,馬路上車輛的數量。
這些傳感器就像是一份周密、綜合的計劃的觸角,可以重新定義城市是如何利用科技來改善社會的,并為政府提供一種全新的監控方式。
該項目將決定從卡納加公園到卡爾弗市的通勤方式。但迄今為止,日常生活中仍在大范圍地收集數據,這將不可避免地引起那些認為政府監控本身就存在問題的人的隱私擔憂。
新加坡外交部長兼Smart Nation負責人Vivian Balakrishna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提到,“我們希望新加坡成為一個不斷嘗試、試驗新方法的地方,這不僅能讓我們的市民和企業從中受益,也有利于鼓勵其他城市創造出解決方案。”
這個富裕的城市國家有自己的一套規則,其安全和效率勝過市民的自由,比如*。(為保證街道的干凈整潔,新加坡頒布了口香糖禁令。)
新加坡擁有自由的貿易政策和受人稱贊的教育體系,使其人口規模達到了500萬,僅比洛杉磯都市區小三倍,是世界上富有的城市之一。與此同時,新加坡面臨著資源有限、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齡化和保護主義日益加劇的現實。
據聯合國估計,到2050年,世界上66%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Smart Nation將起到一定的模范作用,同時它也是生命線一樣的存在。
55歲的Jeffrey Koh是一家咖啡館的老板,他在報紙上看完這個計劃后提到:“如果我們不做出改變,我們就會受到影響。”
2014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公布了數字倡議,稱這是與私營部門的合作,有利于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新加坡人的生活——包括預約看病時間和支付賬單的方式。他想要在今年加大推行力度,所以在其總理辦公室設立了一個部門來監督協調各方面的工作。
新加坡人已經習慣了政府收集大量數據的行為……他們認為這是安全的。——新加坡新聞記者Kirsten Han
新加坡正在研究可以簡化交易流程的無現金支付和數字識別技術。他們還把40多英里的道路用來開發自駕車。
成千上萬的傳感器分散在城市各處,有助于根據載客量重新安排公共交通運行路線,監測行人是否隨地亂扔垃圾,還可以通過無線傳感器追蹤老年人在家里的活動,如果這些老年人使用洗手間時遇到意外情況而不能移動了,那么追蹤器就會及時通知他們的家人。
官員們還計劃追蹤一種傳染病的傳播情況,以及預測面對恐怖襲擊時群眾的反應。他們表示,這個系統還在不斷發展,該系統將帶來的可能性仍然未知。
斯坦福大學城市研究的講師Deland Chan說,“我們以前在美國看到過這種類型的計劃,但計劃涉及的規模并沒有達到整個國家的范圍。”
洛杉磯建立了一個數據庫,幫助官員找出臟亂差的街道。紐約則使用空氣質量傳感器來檢測汽車和其他污染物帶來的影響。美國許多城市已經啟動了一些項目來監測交通、有問題餐館的衛生情況。
新加坡的系統則更加集中
銀泉網絡(Silver Spring Networks)的聯合創始人Raj Vaswani說,“新加坡以自身為例,其相關的案例研究為世界各國各城市提供了參考,人們會想,這些人都能從中獲得好處,那我們是不是也能獲得利益呢?”銀泉網絡是一家位于圣何塞的公司,該公司主要負責提供該項目所需的智慧電網產品。
但是,政府的數字系統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黑客的寶庫,里面裝滿了醫療數據和個人識別碼。對于提倡隱私保護的人來說,這足以令人恐慌了。
總部位于舊金山的數字版權組織——電子前線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律師Adam Schwartz提到,“如果新加坡收集的數據不是為了識別市民,而是為了監測溫度,以及是否存在氡氣泄漏,那還可以接受。但如果他們公開收集人群和地點信息,那么這種監視就會令人不安。”
Balakrishnan是提倡Smart Nation的部長,他說,政府已經建立了一個網絡安全機構來實現對信息的保護,并采取了措施來控制信息的使用情況。他還提到,在決定如何處理這些數據之前,新加坡不會建立大規模收集數據的系統。
限制干涉個人數據
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院長Simon Chesterman說,“新加坡的立法很少有關于保護個人隱私權利的,因為立法是一整套管理信息流動的工具。”
未來新加坡的設想圖將出現在一個開放式辦公室里,辦公室的屏幕上會顯示出這個城市的三維圖像,可以全面顯示出這個城市的數據,甚至可以根據這些數據計算出一座公寓里的自行車架數。
這一特性類似于谷歌地圖,是該系統的關鍵。它可以獲取傳感器數據,這樣官員們就可以設定無障礙坡道的走向,或者模擬從著火的建筑物中逃生的路線。該項目由法國軟件公司達索系統和大學、私企共同開發,耗資7300萬美元,將于明年啟動。
許多新加坡人相信,這一計劃對他們這個獨特的國家來說是一項有價值的舉措,因為人們愿意接受這些服務,選擇自己喜歡的應用程序。
39歲的Jeannine Foo坐上了一輛公共汽車,她身后的數字地圖就地顯示出了她的數據,“如果細想一下,其實沒有什么是安全的。”
原標題 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設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