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從無人便利店、自動販售機到自助健身房、迷你KTV,層出不窮的“無人經濟”正撲面而來,也使該領域不斷獲得資本的青睞。業內認為,“無人經濟”眼下存在不少問題,行業發展尚需一定時間去成熟和完善。
“無人經濟”,主要指無人值守服務,主要包括四類:一是零售類主要包括便利貨架/貨柜、自助販售機、無人便利店等;二是娛樂類主要包括迷你KTV、娃娃機、照片打印機等;三是生活類主要包括自助洗車、智能快遞柜等;四是健康類主要包括自助健身房、無人按摩椅等。
以無人便利店為例,今年以來在國內迅速發展。繽果盒子宣布已在全國落地158家店,進駐22個城市,其全新拼裝版盒子測試完畢進入量產階段,未來開始大規模部署落地。另外,蘇寧無人店完成一個月的試運營后,計劃今年“雙十一”前后在全國一線城市拓展至20家。阿里、京東也在積極布局試運營無人便利店項目。
專家認為,不論是線上的生鮮電商、綜合平臺電商,還是一些線下零售商,進軍無人店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運營成本更低,二是受新技術的運用驅動,三是電商線上引流成本越來越高,企業由此爭相布局線下進行引流。
“無人經濟”的快速發展,背后是消費者對便利、多元需求的升級,資本的看好與進入也加速了這一行業的發展。四大類型中無人零售領域資本為集中,創業公司數量也多。鯨準數據庫數據顯示,我國現在共有138家無人零售企業,其中57家獲得融資,總融資額超48億元。可以預見,這一新事物未來還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不管真的“無人”還是“少人”,它都已經為中國零售行業的信息化智能化轉型指明了方向。不過,擺在“無人經濟”面前的不僅有關于數據的隱私和安全,還有關于無人店標準的建立、技術系統的成熟、公共區域擺放位置的爭議等。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無人店分會24日公布了 《中國無人店業務經營指導規范(意見征詢稿)》,要求無人店經營者開展相關業務應及時向政府監管部門申報外,同時需提交報備材料至行業協會,特別是新型特種無人店裝備,應在提交報備的同時提供安全性審核材料。此外,意見稿還對無人店的設置、經營、倉儲、物流等均提出了明確的細化要求。
因此,行業快速發展離不開規范化的市場管理,明確的規范出臺后,將對行業業態產生積極影響。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