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智能化是安防發展的必然結果,在人工智能時代, AI重要的是實現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迭代、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宇視科技在人工智能領域拓展
2016年,宇視發布SMV安防機器視覺戰略,SMV延續『可視智慧物聯』理念,以架構為核心,算法和芯片為基礎,實現產品快速落地,推動安防行業智能化應用的全面普及。同時宇視推出智能鏈計算架構,用“高速全媒體總線”,實現“縱橫雙向”資源鏈接與協同,大幅提升識別準確性、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性能,再一次用架構變革迎接大規模智能監控實戰需求的挑戰。
2017年宇視以『安防機器視覺+』戰略,在智能化產品落地方面持續取得突破。更進一步加大在解決方案層面的投入,給用戶和合作伙伴呈現一個更高性能、更安全可靠的智能監控系統。同時以第二代“昆侖”視圖數據中心一體機、“秦嶺”旗艦級視圖云存儲為核心的新一代視圖云平臺,以“函谷”深度智能攝像機、“天目”智能交通攝像單元和“潼關”人臉識別速通門為代表的智能前端同時展現。
宇視科技人工智能算法技術儲備及策略
在算法方面,宇視聯合國內外多家專業研究機構和的高校實驗室,在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車輛結構化、人數統計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與積累。以人臉識別為例,采用深度學習算法后,識別率較傳統方法提升25個百分點。
今年2月宇視在KITTI以三個單項、總分刷新世界紀錄的成績,據了解,KITTI是目前上具影響力的計算機視覺算法評測數據集之一。評測包含市區、鄉村和高速公路等場景采集的真實圖像數據,每張圖像中多達15輛車和30個行人,還有各種程度的遮擋。
同時,宇視打造智能算法生態圈 向業界發出邀請。支持業界算法自由整合到宇視智能鏈計算架構中。
宇視于芯片廠商的合作:
宇視與Movidius展開了深入合作,發布基于Myriad 2芯片的全系中攝像機、卡口抓拍機與智慧棒產品,Myriad 2是目前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的低功耗芯片,可用于前端人臉識別與視頻特性行為的深度結構化,同時,能夠前置黑/白名單,實現實時布控,降低中心服務器的性能消耗;后端方面,宇視與NVIDIA展開了深入合作,基于TX1芯片推出了業界高密度、強處理性能的智能分析服務器,TX1是目前性能為強大的芯片。
2017年,宇視科技與英特爾(intel)聯合發布VDC12500系列視圖數據中心一體機『昆侖二代』,采用融合業務架構,支持CPU通用計算板卡、GPU計算板卡混插,實現通用計算業務、智能分析業務、大數據業務,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城市的建設:一臺可并發處理2.4億人臉大庫智能搜索、或200億人車物的結構化數據分析、或8億人臉數據秒級“以圖搜索”應用,具備強勁的高并發處理能力和集群化管理能力。昆侖二代高性能專用計算平臺(VDC12500),插CPU板卡可進行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夠快速存儲和索引,多種數據進行時空碰撞;插GPU板卡則繼承全部昆侖一代的智能分析功能。昆侖二代=CPU通用計算+大數據內存計算+GPU智能計算,實現視頻調度、大數據、智能等全部安防算力的融合。
人工智能應用方面:
宇視以『可視智慧物聯』戰略階段『安防機器視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落地,安防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積極推動“互聯網+制造”從理論走向實踐,目前在全國已部署超過50個項目。
- 在北京建設視頻解析中心,支持10PB級海量視頻數據的快速檢索,可對160路重點視頻或者錄像提取人、車、非機動車的結構化/半結構化信息,同時結合UniSpark大數據系統,實現人、車、非機動車的秒級查詢和檢索;
- 在廣州火車站部署重點區域人群監測系統,實現對重點區域客流情況的“實時監測+數據分析”,為春運科學組織提供技術支持和決策輔助,保障4705萬旅客安全出行;
- 在鄂爾多斯建設跨視頻專網-公安內網的重點人員布控系統,在火車站、汽車站、機場、醫院、廣場、商業區等重要人員出入口部署上百路unv人臉抓拍系統,解決公安行業人臉動態布控部署難題。服務2017年防治荒漠化締約國大會,保障170個安全。
- 部署于遼寧撫順公安的靜態人臉大庫,通過unv人臉比對技術實現對撫順市以及周邊常駐人員信息的秒級查詢和確認。并進一步將人臉比對服務擴展到移動業務終端,支持手機抓拍目標人臉,實現人員身份確認和重點人員快速比對,滿足多行業業務需求。
- 在北京應用于建設北京外圍防護圈,對于重點車輛出入預警。系統自動對接公安大情報等情報信息系統,實時更新重點人員名單。專網匯聚北京外圍進京、出京的車輛信息,系統自動穿越邊界推送到公安內網與重點人員庫實時比對;
- 在溫州支持合成作戰,實現千億大數據實踐,對RFID、MAC、過車和案件等多維數據綜合研判。可綜合多維數據,捕捉目標對象在時間和地理位置上的關聯性,并通過多維數據軌跡比對確定目標人員信息,尋找研判線索;
- 在福州部署的交警管控平臺,實現百億級大數據規模、智能車輛管控、優化80萬車輛交通出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