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從2016年開始,大華便開始建設深度學習技算集群,依托軟硬件研發能力,發布一系列基于深度學習的前后端智能產品,并于2016年成立芯片、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先進應用四大研究院,全面布局AI領域。2017年5月份,大華便牽手中科曙光打造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共同開展在深度學習硬件、深度學習集群平臺、深度學習算法等領域的合作。
大華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優勢
大華股份近些年深入研究視圖萃取技術,視圖萃取技術實現對海量視圖的實時結構化提取,對人、車、物識別分離,提取有效結構化數據,并對視圖中的車、人臉進行深度結構化處理,實時感知城市中的高危人員和車輛。
其不僅可以對實時監控視圖做結構化與應用,還可對歷史視圖做結構化歸檔與應用。通過萃取技術,視圖存儲量降低到過去的 1/20 左右。結構化后的高價值信息可以長期保存,讓事后偵查搜索目標變得更加快速。而且這些數據可以隨時與公安業務系統做大數據碰撞,實時做預警、決策、聯動。
大華與芯片廠商合作
大華一直與芯片廠商有緊密合作,大華利用借助芯片廠商在芯片上相對成熟的智能化方案或者深度學習架構,快速實現產品的智能功能,完成智能化產品布局。
大華股份在多個領域與英偉達、海思等芯片廠商都有緊密合作,協力研發安防前后端產品。如在工業相機的產品中,大華股份與英特爾展開深入合作,推出一款基于Movidius芯片的高性能工業相機,其智能化算法承載能力遠遠超過同期同類產品。
大華還與英偉達(NVIDIA)展開合作,發布了一款極高計算性能的智能視頻結構化服務器“Deep Sense睿智”系列。另外大華研發團隊也和芯片廠商做了很多深層次合作,包括ARM、GPU以及FPGA。
大華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利用FPGA的優勢(功耗低、離線處理、速度快),同時克服本身的劣勢(價格貴、不能高并發、技術要求高),去設計出一款實用而有創新性的產品。
大華人臉識別算法
大華對人臉識別技術等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并不是近幾年才剛開始的。在 2010-2011 年左右大華開始人臉檢測和識別技術研究的,從時間維度上來看,遠早于行業里絕大部分人臉識別公司。
2014 年 8 月,大華推出多款支持人臉檢測的 960H 智能 iDVR 新品,讓人臉識別落地在安防產品中。此產品具有人臉檢測回放功能,能快速定位錄像,并將報警信息推送到用戶手機等智能終端設備。
在2015年,大華就已經推出平安城市人臉識別解決方案,后又推出“天眼”系列動態人臉識別服務器。通過人臉檢測、人臉跟蹤、人臉抓拍、人臉質量評分及人臉識別等智能的算法,根據不同應用場景支持1:N和n:N人臉比對,實現從人臉采集到分析到布控的全過程目標監控,提供黑名單對比實時報警、不明人員身份確認、重點人員身份排查、事中與事后檢索等技術功能,幫助公安部門快速確認和辨別特定人員的真實身份信息。
另外大華股份先進技術研究院,采用深度學習技術研發的文本檢測技術,刷新了ICDAR Robust Reading 2015中的自然場景隨手拍任務(IncidentalScene Text)的好成績,超越商湯、騰訊、百度、曠視等AI企業。該技術已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實際場景中,包括車牌字符識別、集裝箱號識別、物流面單識別、自然場景字符識別等領域。
大華的人臉識別技術團隊通過訓練多個模型以及一種非線性多模型融合技術,在 LFW(人臉識別公開測試集)上取得了 99.78% 的準確率,當時超越 Google、Facebook、百度、騰訊,排名。
大華AI方案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
在擁有數據結構化方案和人臉識別、深度學習技術后,大華逐漸把人工智能應用到各行各業。目前,人工智能已融入到大華的平安城市、智慧交管、司法監獄、智能樓宇、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各行業應用中。
在公安領域,大華已經構建出基于車輛、行人、信息軌跡三大情報系統;在制造業,大華旗下的機器視覺產品也投入使用;在交通行業,大華可提供實時的交通狀況分析和判斷;在農牧業,可以實現食品溯源;在森林,結合無人機做森林防火;在安監領域,進行生產過程可視化管理與災難預警;在城市,在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中建立全新的“數據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