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這兩天,一條大新聞登上熱搜榜。2月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通知(發改規劃〔2018〕220號)》,并同時發布了《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全文。文中,有一點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這一規劃明確提出了“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這意味著,西安將正式躋身于“國家中心城市”之列,成為第九個獲此地位的都市。
西安躋身第九個“國家中心城市” 究竟有何魅力?
國家中心城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的處于城鎮體系高位置的城鎮層級。國家中心城市在全國具備、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多方面。國家中心城市所必須具有的五大特征:1、國家組織經濟活動和配置資源的中樞;2、國家綜合交通和信息網絡樞紐;3、國家科教、文化、創新中心;4、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5、國家城市體系中綜合實力強的“塔尖城市”。
西安這座城市究竟有何魅力,在西北諸多城市中,為什么第九個“國家中心城市”終“花落”西安?
歷史古都 重振西北地區
從歷史地理上看,關中平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西安是千年古在中國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版圖中具有重要歷史地位,但隨著沿海地區成為開放發展的前沿,作為傳統內陸中心的西安開始經歷痛苦的“去中心化”,嚴重削弱了西北地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劇了我國西北和東南的區域不平衡和不協調。國家中心城市本質上是一個的“中心地”,具有集聚和調節整個國家資源的重要作用,這次國家作出支持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決策,具有重要的“補短板”意義,很好地體現了設立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意圖。
除了上述“硬件”之外,智慧西安的“西引力”不容小覷。早在2013年科技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就將西安南京、成都等20個城市列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城市,幾年過去了,西安的智慧城市建設已初見成效。
隨著智慧西安西安的進程加快,西安與海康威視、浪潮集團,阿里巴巴、騰訊等公司相繼簽約,從智慧交通到智慧政務,再到智慧醫院、智慧物流,西安的智慧城市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
隨著西安與阿里巴巴合作深入,盒馬鮮生、“城市交通大腦”“城市水務大腦”“產業扶貧”“網絡絲綢之路”“菜鳥智慧物流基地”“阿里巴巴創新中心”等陸續來到西安,西安的城市建設將更加優美,交通更加便捷,城市更趨智慧。打通各種信息孤島,充分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打造移動智慧城市。
2018年1月30日,西安市政府與騰訊舉行座談會暨項目簽約儀式。雙方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開放共享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移動支付、云計算、互聯網+公共服務、科技賦能旅游、眾創空間等方面展開合作,攜手推動互聯網+人社、互聯網+工商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西安市公關服務信息化建設水平,搶占“互聯網+”時代發展先機。
2017年9月21日,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與海康威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西安“智慧交管”建設進一步提升,西安市交通管理服務水平邁上新的臺階。兩者合作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視頻監控中,利用“大數據”的力量,盡可能的提升效率,助力西安市公安局全力開展全市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項目建設,把海量視頻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化應用與偵查破案、決策指揮、治安管控、社會管理創新融合,
有助于西安市“聚焦西部佳、打造公安鐵軍,奮力追趕超越、創建平安之城”總體目標的達成。
交通擁堵幾乎是每個城市都要面對的難題。隨著“城市交通大腦”在西安的開間,這一難題有望得到改善甚至解決。2018年1月西安市工信委專門組織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等4部門召開“城市交通大腦”項目推進會,將人工智能技術引進來,引入西安城市治理中,實現西安市政務數據、民生數據、社會互聯網數據多項數據的融合。政務數據包括日常城市管理等,民生包括公交、地鐵、出租等運行數據。通過這些數據的融合,以交通為突破口,來整合全市的交通數據資源,從而改善或解決西安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
結語:由此看來,西安成為第九個國家中心城市既在意料之中,也是實至名歸。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