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昨天(2月25日),2018年平昌冬奧會正式閉幕,冬奧會正式進入了北京時間。閉幕式上,上演了中國帶來的北京8分鐘,再次震撼世界。
北京8分鐘背后 隱藏哪些安防技術?
北京8分鐘”的主題為“2022,相約北京!”采用大量現代黑科技手段,用全新的創作方式,僅24名表演者,帶來一場讓人嘆服的視覺盛宴。不僅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的形象,其中更是融入了大量“中國智慧”和“中國智造”元素。
由兩個憨態可掬的國寶大熊貓木偶帶領的兩支輪滑隊伍,以及由24個移動機器人承載的冰屏是這次表演的主角。在現場結合光和影的技術,描繪出中國結、中國龍、中國高鐵、中國橋梁、中國大飛機、中國“天眼”等中國制造成果,另觀眾迎接不暇。而在這些高科技成果也與安防息息相關。
LED燈結合鋁合金管材和碳纖維技術點綴熊貓與輪滑運動員。
冰場上,兩位憨態可掬的熊貓隊長無疑是引人注目的,由鋁合金管材和碳纖維條制作的熊貓身體讓大熊貓將體重減輕在場上靈活運動,而在熊貓身上,以及他們帶領的輪滑運動員身上都裝飾了大量的LED燈,LED燈作為安防的基礎派件,在舞臺燈光表演中也經常被用到。結合LED燈制作工藝,讓觀眾可以清晰觀潮到他們的運動軌跡。
移動機器人,讓畫面流動起來。
緊隨大熊貓和運動員入場的是24塊由移動機器人承載的大屏幕。承載大屏幕的移動機器人,在場地上曲線流動,組合變幻,多樣呈現屏幕畫面,讓畫面流動起來,展現遞進式的現場效果。這些移動機器人與安防為智能倉儲設計的機器人類似,可以通過程序設置,控制其在場地上的運動路線,完成表演。
冰上盛宴,“冰屏”技術中國世界。
除了移動機器人,其承載的大屏幕也蘊含著高科技。體現冰雪主題的大屏幕利用新技術,打造成像冰雪一樣效果的“冰屏”。
據“冰屏”研發團隊負責人介紹,單屏幕尺寸達到1.5米的跨度,兩塊屏長3米,如果中間沒有支柱,很難穩定。而且,所有屏幕都要經過風洞和冷庫測試,達到風速每秒15米的要求。想要這么穩定,必須把背后的卡槽做好,結構非常精密,卡槽與屏幕之間的距離可以用微米計算。
這次做出的冰屏,在三米長的屏幕中間沒有橫梁,工藝再次突破。
石墨烯助陣,演員穿上智能發熱服
閉幕式上“北京8分鐘”展示是在韓國當地時間晚上9點15分進行,此時現場氣溫已降到零下3度左右。為此,主創團隊采用了石墨烯智能發熱服飾,確保演員穿著較薄演出服時不會被凍傷,還可以保證動作舒展。
石墨烯是一種超級新型納米材料,具有超高強度、超高導熱系數,被業界譽為“新材料”。利用石墨烯的特性,我國科研人員研制出了超薄透明的石墨烯電熱薄膜技術,用于智能裝備制造,并在國外申請了保護。
結語:一場充滿中國文化與技術的視覺盛宴在平昌演繹,歡迎關注2022冬奧會,也將中國魅力展現!讓我們期待2022冬奧會上運動員更精彩的表現!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