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 2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成立聯合研究院,在人工智能(以下簡稱人工智能)領域開展的合作。
作為阿里巴巴在海外開設的家聯合研究機構,聯合研究院在支持阿里巴巴加速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落地應用的同時,也將為阿里巴巴吸納人工智能人才開辟第二戰場。
為什么選擇新加坡
新加坡,正成為阿里巴巴化戰略版圖中的重鎮。阿里云海外業務總部就設在新加坡,阿里控股的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總部同樣設在新加坡。
新加坡既是阿里巴巴的重要市場,更是阿里巴巴整個東南亞區域業務的中心。以新加坡為基地,阿里巴巴為東南亞各行業的客戶提供電子商務、云計算和在線支付等解決方案。
新加坡擁有世界的科研機構和雄厚的科研人才隊伍。2017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在*四。同年,由日經和Elsevier聯合匯編的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6年,南洋理工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研究論文被引用排行榜中僅次于微軟,位居第二,而論文被引用次數通常被視為衡量學術研究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
去年7月,阿里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科學家王剛正是來自南洋理工大學。
對于這次合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校長蘇布拉·蘇雷什教授表示,該校在人工智能、數據科學、機器人等促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關鍵領域,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知識。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的解決方案在進入市場前,也可以在該校“智慧校園”試點項目進行充分地開發和測試。
重點突破城市場景
阿里巴巴正在人工智能的賽道上不斷提速。2017年10月,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預期投入1000億人民幣以探索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僅人工智能領域,達摩院就下設有計算機視覺、語音、自然語言理解、決策智能等眾多實驗室。
阿里巴巴的“產業人工智能”方案,已通過阿里云服務于各行各業。其中,城市大腦成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成為城市級人工智能應用典范。
這次,阿里巴巴和南洋理工大學的合作領域廣泛,整體目標在于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前沿,逐步提供覆蓋城市交通、家庭、零售、社區、醫院和療養院等場景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高城市運行和管理效率,為人們創建更健康、更智慧、更幸福的生活。
例如,在城市人工智能領域,雙方將開展大數據驅動下的智能城市交通優化研究,破解如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等課題;在醫療人工智能領域,南洋理工大學在醫療保健領域的研究成果,將與阿里巴巴“醫療大腦”在加速診斷或預防肺結核、關節炎等疾病的實踐經驗相結合,加速健康醫療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突破和成功實踐;在家庭人工智能領域,結合阿里巴巴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和南洋理工大學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技術,記錄和分析家庭和養老院場景中的人類日常活動,比如,通過人工智能傳感器和數據云端存儲等技術,持續監測老年人健康狀況。
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說,新加坡強大的研發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實力,共同為創造未來的技術解決方案。
吸納AI人才
人工智能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聯合研究院的成立,也為阿里巴巴吸納人工智能人才提供了新的渠道。
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在融資上次超過了美國同行,這引發了比爾蓋茨和李開復的一場隔空論戰,李開復認為,中國在政策、執行、數據、市場、投資方面均有優勢,會在人工智能領域超越美國,而比爾蓋茨則認為美國先發優勢明顯,中國無法超越。
爾蓋茨的底氣,來自美國強大的人工智能人才儲備。領英大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AI人才數量超過190萬,其中美國人才總數超過85萬,于其他國家,相比之下,中國人才總數超過5萬人,僅排在第7位,尤其缺乏的AI人才。
在中國,無論BAT旗下各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科學家,還是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的創始人,絕大部分都是有美國企業或院校工作背景的中國(或華人)人才,他們是推動中國成為人工智能強國的關鍵力量。
然而,在通過阻撓并購、封閉市場、封鎖技術等手段不斷打壓中國企業的同時,美國政府近來也加強了對人工智能人才的監控,這對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是潛在的威脅。
領英大數據顯示,共有近14萬華人(此處特指華裔、華僑以及在海外工作的華人)AI技術人才,而在AI領域國家中,華人AI技術人才占比高的正是新加坡(29.4%)。
目前,聯合研究院有來自阿里巴巴和南洋理工大學雙方共50位研究人員,預計會在未來幾年逐步擴大人員規模。
阿里巴巴再三強調,雖然聯合研究院位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校園內,但是對*的研究人員和學者開放。雙方將致力于構建一個開放共享平臺,創建以人工智能為重點的研發生態體系,吸納人工智能領域的學者、高校和研究機構加入,為的研究學者和行業從業者交流協作搭建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