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 2016 年以來,國家政策持續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2016 年“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大數據戰略,把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快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發改委、工信部及農業部、運輸部等部委先后頒布相關后續政策,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隨著大數據產業的進一步落地,預計未來將有更多部門出臺具體政策,推動大數據行業的發展。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國家政策持續推動下,大數據產業落地進程加快,產業價值被進一步發掘。2017 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已達 358 億元,年增速達到 47.3%,規模已是 2012 年的 35 億元的 10 倍。預計 2020 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 731 億元。
我國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未來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趨勢之一:與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創新技術深度融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均來自社會生產方式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而前沿技術的彼此融合將能實現超大規模計算、智能化自動化和海量數據的分析,在短時間內完成復雜度較高、精密度較高的信息處理。比如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能在雙 11 當天完成每秒鐘 17.5 萬筆訂單交易和每秒鐘 12 萬筆的訂單支付,主要歸功于融合了云計算和大數據的“飛天平臺”。百度大腦也結合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配合實現強大性能。
未來大數據行業發展趨勢之二:針對制造業的大數據解決方案不斷升級,助力智能制造。制造業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從市場規劃、設計、制造、銷售、維護等過程都會產生大量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形成了制造業大數據。除此以外,制造業大數據還具多源異構、多尺度、不確定、高噪聲等特征。在《智能制造發展規劃 2016-2020》中,明確提出 2025 年前,推進智能制造實施“兩步走”戰略:“步,到 2020 年,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制造,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產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進展;第二步,到 2025 年,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 。而在大數據細分市場中行業解決方案占比高達 34.3%,將在智能制造產業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2017 年大數據細分領域市場規模占比(單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