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以“開創民航新時代 共享安全和諧天空”為主題的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發展論壇3月23日在北京舉行。從會上獲悉,截至3月22日,我國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登記數已增至18萬架以上。
3月23日,《環太平洋2》正式在內地各大影院上映。這部年度好萊塢科幻巨制在拍攝過程中,很多鏡頭都是使用無人機來完成的。小編可是早早就預定了電影票,約不約?
今日(3月23日),《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正式在中國內地與北美同步上映。這部影片是《環太平洋》系列的第二部,由導演斯蒂文·S·迪奈特執導,講述了2035年地球再次陷入被巨獸侵襲的危機,機甲戰隊隊員們為了拯救世界與怪獸展開的激烈一戰。
據悉,本部影片是中美合拍片,同時也是首部在青島萬達影視產業園拍攝完成的商業大片。作為一部好萊塢科幻大片,《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擁有大量鏡頭,但是很多背景部分需要實地拍攝。在影片背景素材及其他環節過程中,無人機加載專業攝像機成為關鍵搭檔。
無人機元素深入影視領域
隨著無人機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無人機的制造成本持續下降,推動了售價的“親民化”,民用無人機市場由于迎來快速增長。發展至今,民用無人機已經在航拍、農業植保、快遞運輸、新聞報道、災害救援、測繪、監控、巡檢、影視拍攝等諸多領域實現了愈加廣泛的應用。
近年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與消費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物質需求逐步向精神需求轉變,電影、電視等文化市場日益繁榮。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影視作品都呈現爆發趨勢,而且與科技元素的融合不斷深入。其中,無人機在影視領域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強。
無人機和影視領域的“結緣”有兩方面,一個是無人機參與影視拍攝,另一個則是無人機元素在影視作品中的體現。
無人機參與影視拍攝主要得益于無人機產品和專業航拍攝像機的的快速發展,以及影視作品創新升級的需求。目前,影視拍攝無人機發展已趨于成熟,許多美國大片如《阿凡達》、《變形金剛》、《碟中諜5》、《007:大破天幕危機》等都采用了無人機航拍,國內的不少電影、電視劇也開始增添無人機鏡頭,豐富畫面感。
無人機元素在影視作品中的體現則得益于無人機產品的日益普及,以及無人機行業的影響力不斷增長。2017年以來,《戰狼2》、《紅海行動》兩部國產戰爭大片都展現了軍用無人機的風采,而江蘇衛視即將開播的電視劇《南方有喬木》更是首部將故事背景設置為無人機事業領域的劇作。
無人機為何受影視圈青睞?
眾多周知,影視拍攝的要求極其嚴格,要想達到電影級的拍攝效果,對于無人機自身的飛控系統要求非常高。除了要擁有專業的航拍穩定系統外,攝像機本身的品質與專業性、圖像回傳系統等都是關鍵。
隨著專業級影視拍攝無人機的日漸成熟,導演們在創作時也就有了更多選擇,對于無人機也越發青睞。通過無人機,影視作品能夠為人們呈現一個新的視覺角度,拍得出更多有意義、有特色的場景,創造出更為的影視藝術作品。
然而,在過去,影視拍攝過程中想要獲取高空俯瞰鏡頭,只能依靠直升機搭載攝像師與攝像器材進行拍攝,效果與無人機相比無疑差強人意。更重要的是,無人機拍攝不僅能提供俯視以外的更多角度,拍攝成本也更低。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得如火如荼,無人機的智能化日益加速。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就在研發一款具備自動追蹤功能的無人機。據悉,電影制作人員只需事先設定拍攝的基本參數,該無人機就能自動鎖住目標對象完成所有的工作。
未來,伴隨影視拍攝無人機技術不斷升級,專業性持續提升,其對于影視領域以及影視作品的影響還將逐步加深。
需重視安全與法律問題
雖然無人機能夠為影視拍攝提供更多選擇、更好成效,但是無人機的使用依然需要注意遵守相關法律,并保障安全性。畢竟近兩年來,無人機“擾航”、傷人等事件不時發生,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各國政府都在不斷加強對無人機的管控。
因此,影視拍攝使用無人機時,必須以合法為前提。此外,要想用好無人機,相關人員也必須下足苦功,學會如何在面對一些障礙時能夠保持拍攝質量與效率。這些都需要在探索與實踐中逐漸完善。
當然,眾多無人機拍攝的影視作品相繼上映,包含無人機元素的影視作品也越來越多,這都反映了影視拍攝無人機領域的蓬勃生機。隨著無人機在影視拍攝中的作用日漸凸顯,無人機攝影人才加快成長,無人機影視拍攝產業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原標題 《環太平洋2》正式上映 無人機又刷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