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5月1日晚,數以萬計的市民游客來到西安永寧門景區周圍,一睹1374架無人機編隊表演的盛況。別具一格的表演方式還是為廣大觀眾展示了一個古老積淀與現代科技融合輝映的四方之城,一個正在快速發展中的“歷史+文化+科技+創意”的當代長安。 作為當天整場演出的大戲,1374架無人機從南門城墻上以及東西延伸區域起飛,匯聚至南門上空編隊飛行表演,內容體現了城墻、絲路駱駝等圖案。現場燈光、音樂立體配合無人機表演,達到聲、光、機交相輝映的效果。活動主辦方介紹,每一個無人機在空中就是一個智能機器人,相互之間能通信,知道彼此的位置,相互間會讓路,一臺電腦、一個系統控制了1374臺無人機。
千架無人機刷新西安夜空顏值 百億市場蓄勢待飛
近年來,無人駕駛航空器產業發展迅速,在個人消費、農林植保、地理測繪、環境監測、電力巡線、影視航拍等領域應用廣泛。前段日子,中國民用航空局對發布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具有適用范圍邊界清晰、準入條件大幅降低、在線操作簡單便捷、管理條款符合情理、時間指標寬松充裕等特點,給民用無人機市場發展裝上了“推進器”。
賽迪顧問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無人機市場規模已經達到56.5億元,同比增長56.4%。隨著行業應用的不斷拓展以及消費級市場滲透率的日益提高,未來幾年無人機市場規模增長率將維持在50%以上。也就是說,到2020年,中國無人機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7.3億元。在行業應用方面,數據分析、智能決策、平臺運營和整體解決方案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趨勢,資本方將更加關注商業模式的創新,與此相關的業務將成為投資熱點。
綜合來看,無人機市場已告別了盲目發展期,逐漸趨于理性,飛控系統、導航系統、動力系統,以及通訊、避障、交互等硬件技術的創新,將成為推動無人機市場發展的根本動力。而以植物保護、物流配送、拍攝影像等領域的細化,將是帶動無人機市場回歸理性的輔助動力。雖然無人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物流、農業、人工智能等領域均有巨大的市場需求,但是要想撬動這個億萬市場無人機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無人機應用駛入有序軌道離不開技術支撐。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涂建華提到:“無人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軍民技術的深度融合,催生出一系列種類齊全、功能多樣、安全可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無人機產品。”正是技術革新讓無人機應用從“無”到“有”,在從“有”到“優”的過程中,仍然需要發揮技術的作用。
無人機行業不僅需要技術的創新,還要圍繞行業應用市場的實際需求和用戶的具體要求,積極探索出一條化的運營服務和監管路子來。未來,無人機行業想要實現更好地發展,就應當加強行業資源整合,避免同質化競爭與低端化趨勢,走差異化、品質化道路。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積極推進行業標準建設,強化法律監管力度,完善相關法規與措施,為無人機行業發展引好路、把好舵。
為順應無人機行業發展需求,需要培養對口專業人才。在促進無人機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方向邁進的同時,更要深化產教研一體化深度融合,學校應為企業*地輸送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人才。要開啟無人機產業化發展的新征程,需要企業和學校攜起手來共商共建。
結語:縱觀歷史長河,各種管理制度都在經歷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一個規范的市場遠比一個無序的市場能走得更遠。作為新興的行業,無人機需要監管,但也不能因政策扼殺在搖籃。相信,隨著無人機在技術上不斷地進步、完善,無人機的飛行會越來越安全、讓民眾越來越放心,與生活相融合,未來會給人類帶來更大的幫助。
(本文據經濟日報、中國新聞網、賽迪顧問、上觀新聞、中國智能制造網、《中國民航報》、宇辰網無人機資訊、搞機哥、鈦媒體信息整理,中國安防展覽網編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