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智能家居】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帶領下,智能家居蓬勃興起,據Strategy Analytics預計,2018年智能家居包括設備、系統和服務消費支出總額將接近960億美元。作為一個應用平臺,智能家居可以衍生出無數的商業需求,隨著越來越多新技術的涌現,我們有理由相信智能家居產品會越來越光明,無法否認其前途之光明,就看誰能笑到后了。
隨著大家對智能家居關注的不斷加熱和智能家居市場規模日益擴大,智能家居產品呈井噴式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報告》整理數據顯示,智能家居行業雖然起步較晚,市場需求巨大,預計到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規模將達到1800億人民幣,到2020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3576億元。
經過數年的發展,智能家居市場談不上一直處于風口,但畢竟貼近生活,因此也算是處于火熱的狀態。尤其是近兩年智能家居與地產掛上鉤后,更是備受關注。傳統家電企業與互聯網、科技巨頭爭相布局,創新型企業層出不窮,各方競爭如火如荼。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智能家居的二三事。
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痛點
1、價格昂貴是智能家居的主要阻礙
當前,智能家居難以進入普通住宅重要的原因還是價格太高,目前家居智能化一般在10萬元以上,大眾是較難接受這一價格的。隨著未來智能家居的不斷發展,規模優勢將有所顯現,平均價格有所下降。如智能家居價格能降到3-5萬這個水平,每平米花費500-1000元,這樣的智能家居產品就更具現實意義,也能兼具可靠、穩定的常規功能。
2、尚未形成的服務意識和規范的服務流程
智能家居盈利關鍵在于服務,而非硬件。依托智能硬件來提供服務,通過服務來獲取利潤。智能的價值,在于能夠實現的服務,而非硬件本身。本質上,服務替代原有的“硬件”產品,成為了一種升級的、新的產品形態。實現新興的“服務產品”,在于智慧生活場景的構建,場景的聯動是與其他硬件以及服務結合在一起的佳形式,如智能燈光與安防聯動的場景。除了硬件與硬件、硬件與軟件之間的對接,下游基礎的技術支撐更為重要,只有將技術、單品、服務三者打通,才有可能打造出真正的智能爆品。
3、智能家居產品系統還未形成一個統一標準
某市場研究中心了解,智能家居市場發展并不成熟,系統的可靠性、實用性并不強,還有待進一步發展。目前,智能家居產品各自具有自己的系統,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對用戶的限制較多,對智能家居的推廣影響較大。
智能家居未來發展預測
1、建筑智能化市場前景預測
如果從廣義的建筑來看,智能家居設備主要應用在智能建筑之中。智能建筑行業發展潛力極大,被認為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其產業帶動作用更是不容小覷。據統計,美國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為70%,日本為60%。2015年,我國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在30%左右。
我國智能建筑起步于1990年,比美國晚了6年,比日本晚4年,通過對比美國和日本智能建筑的發展歷程,預計未來我國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仍將保持每年3個百分點左右的提升速度,到2021年,我國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列有望達到57%左右。
2、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前景預測
從狹義的智能家居設備應用來看,主要集中在商品住宅市場,其中別墅及公寓的應用比例處于較高的水平。2009-2014年,我國商品住宅竣工面積呈波動上升趨勢,2014年為8.0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80%;2015年我國商品住宅竣工面積下降8.78%,2016年為7.72億平方米,同比上升4.61%。如果從每年房屋竣工面積來看,到2022年,我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規模將達647.72億元。
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涌現出來,與智能家居的融合將產生強大的融合力,如人工智能技術、語音識別技術、深度學習技術等,他們都不斷發力智能家居行業,爭取與智能家居技術深度融合。行業現狀一片繁榮,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產品分類越來越細化,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智能家居產品將會越來越普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