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 目前安全報警服務運營的跨界和轉型的嘗試都尚未見成效,并且絕大多數的跨界都是以失敗告終,之所以難以成功,是因為當時結合的服務內容要么太過專業(比如金融類),要么對資質有要求(比如支付類),要么對流量有巨大的要求(比如商城類)——尤其是對流量有依賴的的平臺類項目,不是被既有的平臺給收割就是被“掐脖子”后無疾而終。
在流量越來越集中并且需求對接越來越分散的當下,O2O反倒成為了一種可能——“新零售”已經成為大的風口,而本身就立足本地并且主要為商業店鋪提供就近服務的聯網報警服務運營商們正在迎來巨大的機會。與此同時,在這個機遇面前對廣大的安全服務運營商本身也有巨大的挑戰,筆者認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是選擇哪一種服務內容和表現形式作為跨界的切入點。安全報警服務運營的跨界難以成功,除了前面提到的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在于面對商鋪的諸多需求,我們應該提供哪一種或者哪一類的新服務,并且提供的服務內容是運營商本身能夠把控的,即使無法大面積推廣或者中途停止也不會傷害到原有的業務基礎和客情關系。
二是如何平衡跨界之后新舊業務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很多時候,運營商在選擇新的項目和業務形態的時候既慎重又沖動,但在真正開始推行的時候往往又瞻前顧后。一方面因為新業務的推行本身有一個市場培育和引導的過程,而業務推廣團隊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當下利益和長久利益的沖突;另一方面運營商在政策設計和推廣缺乏激勵,一旦出現新業務推廣受阻時就會缺乏堅持的底氣和勇氣。畢竟跨界本身就是一場新舊思維模式的碰撞甚至是一場自我革命。
三是怎樣吸引和培養適應新業務發展需要的人才。安全報警服務行業是一個十分獨特的行業,在業務模式已無任何秘密可言的當下,其對技術和業務的依賴比較嚴重。往往大多數報警服務運營公司欠缺對于各崗位人才的培養,只是花了較大的心思和精力留住一兩位核心員工。一旦開始跨界業務,原有的團隊和人才能否快速適應和掌握新的業務形態和模式,運營商老板是否能夠下定決心花費代價吸引到合適的人才,這是跨界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