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近日,高德地圖聯合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等發布的報告顯示,同比去年第二季度,今年第二季度有國內62%的城市擁堵持平或下降。滴滴出行發布的相關報告,也發現全國主要城市交通運行指數,在第二季度整體呈現逐漸下降趨勢。分析認為,多個城市擁堵減緩或與智慧交通投入有關。
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興起之際,智能交通行業隨之踏入市場需求快速擴容階段,并因良好的市場效益,被地方政府當作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智能交通逐漸從概念走向現實,也意味著其前景日益明朗,發展形勢大好。
近日,賽文交通網發布《2018年Q2中國智能停車市場研究季度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城市智能停車市場項目數量為112項,同比增長93.1%,其中約40%的項目為浙江省內項目;市場規模合計6.5億,略低于2017年上半年市場規模6.6億。
報告顯示,我國城市智能交通行業市場仍保持較高增長態勢。近年來,城市智能交通項目數量和金額也均有上升,由于項目頻出,城市智能交通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非傳統城市智能交通企業參與其中。同時,為緩解政府資金周轉壓力,以工程總承包方式建設的城市智能交通項目也逐漸增多。
與此同時,科技進步帶來相關產品市場價格不斷降低,使智能交通產品的用戶使用成本不斷下降,更進一步加快了產品的市場普及率,以及行業內產品升級換代的節奏。受益于不斷延伸和擴展的新技術應用,智能交通行業將長期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科技進步將促進智能交通行業產品的應用進一步深化。
目前國內外琳瑯滿目的智能交通設備已經相對完備、先進,硬件已經相對成熟,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通過這些設備獲取數據,并有效利用。就這個角度而言,企業在智能交通領域的側重點在于軟件,通過軟件對大數據進行處理,進行數據的模擬預測,能力估算尤為重要。
未來的市場和需求肯定是對車和人更加準確的采集。人和車也是所有業務應用的基礎,前端的采集設備配合深度學習結構化的算法,更加的分析和分類。后端的平臺接到已經分析好的數據進行更迅速的判斷。
總結:總體來看,智慧停車行業告別了初創階段的“拓荒期”,駛入一條發展更為穩健和迅速的“快車道”,也逐漸開啟了第二波融資潮。在行業整體崛起的大背景下,除了頭部企業以外,其它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企業,也成了資本眼中的好標的。
(本文據賽文交通網、金羊網、cps中安網、看穿科技族、智能交通網、安防知識網、前瞻網信息整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